The purpose of this website is to be a place for learning and discussion. The website and each tutorial topics do not encourage anyone to participate in trading or investment of any kind.
Any information shown in any part of this website do not promise any movement, gains, or profit for any trader or non-trader.

Please do not spam in this forum

Spamming is causing issue to the site and will be completely banned

.

Show Posts

This section allows you to view all posts made by this member. Note that you can only see posts made in areas you currently have access to.


Messages - ZhangAlix

Pages: 1 2 3 ... 29
1
超长焦下的速度与激情:张亨伟揭秘 F1 拍摄神器

2025-04-18
      在 F1 赛车的轰鸣声中,每一位摄影师都在用自己的镜头捕捉着速度与激情的碰撞。近日,我们有幸专访了中国新闻社记者张亨伟,他为我们分享了自己在 F1 赛车的拍摄经验,以及他对于索尼 SEL400800G 镜头的独特见解。

“怪兽级” 焦段:800mm 重塑赛场叙事
张亨伟表示,在 F1 赛车报道中,拍摄器材的选择至关重要。此次他使用的机身是 Sony A1M2 和 A7S3,镜头则是 16-35mm F2.8 GM2、24-105mm F4 G、70-200 mm F2.8 GM2、400mm F2.8GM 以及索尼 400800G。对于索尼 400800G 这只镜头,张亨伟给予了高度评价。
SONY A1M2 +SEL400800G  焦距 800 光圈 f8 快门 1/800  ISO125
作为全球赛道最广的赛事之一,F1 赛车的拍摄距离常达 300-400 米。张亨伟坦言,索尼 400800G 的 800mm 焦段搭配 A1m2 的 1.5 倍机内裁切功能,实现了 “一寸长一寸强” 的突破,无论是有限固定焦距还是变焦,800mm 的焦距无疑为拍摄清晰的赛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SONY A1M2 +SEL400800G  焦距 800 光圈 f8 快门 1/2000  ISO800
例如,在皮亚斯特里首夺杆位后与车队庆祝,以及次日正赛获得冠军后的振臂高呼的瞬间,因为有了超长焦段,他选择在新闻中心阳台远距离拍摄,避开了媒体区拥挤的视角,画面背景干净且主体突出。
而拍摄颁奖环节,张亨伟会根据现场发展的形式,如汉密尔顿冲刺赛夺冠时高举奖牌的镜头,他通过灵活变焦兼顾了人物表情与动作张力,展现了变焦镜头在动态场景中的构图优势。
SONY A1M2 +SEL400800G  焦距 500 光圈 f6.3 快门 1/5000  ISO1000
尽管 400800G 镜头看起来体积庞大,但相比传统 400mm 定焦更轻便的设计,让张亨伟在三天赛程中日均 2 万步的奔走后仍能高效拍摄。他表示这对记者来说是基本素养,所以重量不是太大的问题。甚至为了获得更加稳定的画面,张亨伟还加装了一支独脚架。
AI 对焦加持:捕捉毫秒级竞技瞬间
面对时速超 300 公里的 F1 赛车,索尼 A1M2 的 AI 赛车识别对焦与 400800G 的组合表现获得张亨伟高度评价。张亨伟表示,虽然单从镜头的对焦来看,索尼 400800G 相比 400 定镜头有一点差距,但足以满足体育摄影的拍摄需求。
尤其在配合 A1M2 的 AI 赛车识别对焦功能,他对这套组合在高速移动物体拍摄的成功率比较满意。当然,在捕捉物体由远及近、正面高速推进的瞬间时,这些画面在电脑上放大看还是会有一些松,但这也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内变焦设计
针对多变天气对器材的挑战,张亨伟特别强调 400800G 的内变焦设计优势。其密闭结构不仅防尘防雨,更避免了外变焦镜头因重心变化导致的手持失衡问题,为高强度户外拍摄提供了可靠保障。
长焦美学:距离与情感的平衡术
在谈到 400800G 解析力的表现,张亨伟表示这支镜头的解析力表现非常不错。他举例称,拍摄汉密尔顿与维斯塔潘赛后对视的画面时,800mm 焦段下维斯塔潘瞪大的眼睛以及修长睫毛的细节清晰可见,f/8 光圈下的背景虚化柔和自然,展现出镜头卓越的解析力。
SONY A1M2 +SEL400800G  焦距 720 光圈 f8 快门 1/2000  ISO500
而相比起最大光圈,很多人会忽略最小光圈的作用,为了体现赛车运动的高速与驾驶的精准,张亨伟表示在拍摄过程中会使用满门,但在户外强烈光线的照射下,一般 2.8 的镜头用 f22 最小光圈搭配 iso100,快门也只能达到 1/60s,但 400800G 的极限小光圈 f45 能让快门速度降到 1/15s、1/8s,看似光圈的劣势反而成了优势,而且更慢的快门能让赛场上醒目的广告字消失。
SONY A1M2 +SEL400800G  焦距 800 光圈 f25 快门 1/50  ISO125
SONY A1M2 +SEL400800G  焦距 800 光圈 f36 快门 1/15  ISO125
SONY A1M2 +SEL400800G  焦距 800 光圈 f36 快门 1/25  ISO125
“罗伯特·卡帕说 ‘拍得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但超长焦让我既能保持安全距离,又能无限贴近细节。” 张亨伟以观众席中一位手持标语的女士为例,800mm 焦段不仅捕捉到人群中的独特个体,放大后甚至可清晰辨认标语文字,展现了长焦镜头在叙事深度上的潜力。
SONY A1M2 +SEL400800G  焦距 800 光圈 f8 快门 1/500  ISO1000
结语:超长焦重构赛车叙事美学
从轰鸣的赛道到沸腾的领奖台,张亨伟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重新定义了体育摄影的边界。在他看来,器材是延伸视角的工具,而摄影师的创造力才是赋予画面灵魂的核心。未来,他期待以更多创新尝试,在速度与光影的交织中,继续书写赛车的视觉史诗。
      
         
  https://feedx.site

Source: 超长焦下的速度与激情:张亨伟揭秘 F1 拍摄神器

2
索尼 CineAlta V2+斯莫格三脚架=?|湖南广电现场验证轻量化真香定律

2025-04-15
      近日,由 SmallRig 斯莫格、索尼中国与湖南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轻量化拍摄方案研讨会,通过技术协同与场景验证,向行业展示了专业影像设备轻量化应用的可行性方案。此次技术攻关直指综艺制作中暗光环境拍摄与设备机动性两大核心痛点。
在研讨会上,Sony 索尼展示了多款适用于暗光环境的镜头及机身方案,其中轻量化智能全画幅 8K 电影摄影机 CineAlta V2 与 CineAlta B 尤为引人注目。这两款设备凭借优秀的色彩科学及专业操控,将出色的影像呈现与高机动性能完美融合,其紧凑、轻巧、智能的特点,能够满足从大银幕电影到小团队广告片等多元化拍摄需求。

SmallRig 斯莫格也带来了一系列革新性设备:一键全开三脚架、如影 S 双手持稳定系统、肩扛系统、快拆系统、影像电池等产品,不仅兼顾了变焦灵活性与运镜流畅性,其高效稳定的支撑系统更是大大提升了拍摄效率。特别是与知名博主 Potato Jet 联合开发的 PJ 一键全开三脚架,可在 1 秒内完成脚管展开与自适应调平,极大地缩短了设备部署时间,优化了工作流程。

现场,斯莫格产品研发团队与湖南广播电视台制作团队围绕综艺节目影像场景下的产品需求展开探讨,一起探索和共创更多适配真人秀、综艺舞台、纪录片等场景的专业化拍摄解决方案。
湖南广播电视台综艺节目制作团队表示,本次轻量化方案可有效解决传统大型设备在综艺拍摄中机动性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暗光性能优化减少对现场灯光的依赖,为创作提供更大自由度。此次研讨会是 Sony 索尼、SmallRig 斯莫格与湖南广播电视台综艺节目制作团队的三方协同创新,以暗光环境影像优化与设备轻量化升级为核心,将专业级画质表现与机动性提升相结合,探索出了 “专业设备轻量化、轻量方案专业化” 的实践路径,为更多影像场景创作高效赋能。
在设备轻量化背后,SmallRig 斯莫格的生态构建逻辑值得关注。自 2010 年创立以来,乐其创新 SmallRig 始终秉持为全球影像创作者服务的理念,致力于提供支撑与稳定、灯光与控制、影像电源等全方位的支持性产品和解决方案。从最初单一的影像支撑类产品起步,到如今构建起全生态、全场景、全兼容、快制造特色的产品生态矩阵,乐其创新 SmallRig 的产品已远销全球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一过程中,“用户共创” 理念始终贯穿于乐其创新 SmallRig 的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这一全球首创的用户-厂商 “共创” 产品开发模式,不仅让产品更加贴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更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推动了影像场景产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乐其创新 SmallRig 通过不断与用户沟通,深入了解用户的拍摄场景和需求,从而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提升用户体验。通过 “小批量、多批次” 的快制造模式,实现用户需求快速响应。这种 “全场景、全兼容” 的生态布局,既满足了直播、短视频等新兴需求,也为好莱坞级制作提供支撑,形成从入门到专业的完整解决方案。
在影像工业化进程加速的当下,专业设备轻量化与轻量方案专业化正成为破解创作效率与品质矛盾的关键突破口。SmallRig 斯莫格、索尼中国与湖南广播电视台三方技术协同的实践成果,为行业提供了从硬件创新到生态构建的系统性解题思路。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当前影像设备赛道已从单一性能竞赛转向系统能力较量。当设备轻量化与方案专业化形成闭环,意味着行业开始建立新的价值坐标系——这不仅关乎设备参数的突破,更是对创作自由度的重新定义。
      
         
  https://feedx.site

Source: 索尼 CineAlta V2+斯莫格三脚架=?|湖南广电现场验证轻量化真香定律

3
相辅「像」成 灵感共鸣|尼康新品体验会 Z5Ⅱ焕新登场

2025-04-11
      4 月 7 日,尼康 “相辅「像」成” 新品体验会在秦皇岛阿那亚震撼开启。作为尼康 2025 开年首次媒体交流嘉会,共有多家业内知名媒体、专业摄影师以及人气摄影博主应邀此次春日之约,一睹尼康新品 Z5Ⅱ的卓越风采,沐浴着明媚春光沉浸体验其出众性能,在宜人海风中让创作灵感和澎湃热情尽情释放。

在社媒创作持续火爆、影像市场不断扩张的今天,用户对万元级相机需求一路水涨船高的同时,也对其性能产生了更高的期望。2020 年,尼康发布了全画幅微单相机尼康 Z5,至今仍是不少用户进阶全画幅领域的首选之一;五年后的今天,为了满足新时代用户对相机的新需求、回应用户们的殷切期待,尼康隆重推出新品尼康 Z5Ⅱ,为广大摄影爱好者带来高性价比的全画幅影像解决方案。在前代 Z5 的基础上,新搭载的旗舰机型同款 EXPEED7 处理器赋予了 Z5Ⅱ全面升级的对焦性能,对焦速度提升高达约 68% 的同时,更带来了 Z9 相同的 9 种类型对象侦测、低至-10 EV 的自动对焦侦测等强大功能,全方位满足用户对相机便捷性、可靠性与专业性的追求。同时,Z5Ⅱ的防抖性能也实现了进化,约 7.5 档的中心防抖以及约 6 档的边缘防抖补偿大幅增加了手持拍摄的可靠性,实用的对焦点 VR 减震更让拍摄得心应手。
在此基础上,Z5Ⅱ还支持 “尼康云创”,不仅能够快速便捷地进行色彩方案的调试、上传与应用,更能通过优化校准按钮一键调用诸多优秀摄影师的大师预设,轻松玩转多变风格,让创作如虎添翼。同时,尼康 Z5Ⅱ还可支持 4K 超高清/60p 视频内录、C30 高速连拍、皮肤柔和、3000cd/m²亮度 EVF 等诸多功能革新和硬件突破,呈现给使用者更多的创作可能性,营造优质、舒适的拍摄新体验。

此次媒体新品体验会,尼康精心安排了户外新机体验环节,邀请到场嘉宾深度沉浸式体验 Z5Ⅱ的出众光学性能、实用辅助功能以及人性化的操作设计。嘉宾们纷纷踊跃参与,迎着春天的海风,漫步在艺术文化与自然风光并存的阿那亚社区中。从迷人的的黄金海岸、拥有完整自然生态链的湿地,再到设计独具匠心的各色建筑,嘉宾们不仅得以享受到如诗如画般的绝美景色,更身临其境地体验了 Z5Ⅱ在人像、建筑、风光、生态等多样化场景下的优异表现。其强大的性能与便捷的使用体验引得嘉宾赞叹连连,助力他们在文艺氛围与自然精致的双重加持下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热情,创作出不少氛围感十足的影像大片。


自创立以来,尼康始终专注于光学技术的突破与创新,致力于为全球摄影师与摄影爱好者提供可靠的专业设备。此次新品体验会,尼康带来的不只是新品的实机体验机会,更深层次地通过全新产品展现了尼康的创新精神与技术底蕴。未来,尼康将继续将技术积淀与用户心声作为产品开发的核心要义,实现产品的不断进化与蜕变,带来更多符合全球尼康创摄者期待的卓越产品。



      
         
  https://feedx.site

Source: 相辅「像」成 灵感共鸣|尼康新品体验会 Z5Ⅱ焕新登场

4
PGYTECH 全新发布 OneGo 系列新增摄影包——都市化 更简约

2025-03-25
      2025 年 3 月 25 日,PGYTECH 中国市场隆重推出全新产品——OneGo 系列摄影包,包括 OneGo 2 双肩摄影包、OneGo Lite 双肩摄影包、OneGo 抽绳包。OneGo 2 双肩摄影包 20L 官方售价为 1399 元,25L 官方售价为 1599 元;OneGo Lite 双肩摄影包 16L 官方售价为 599 元,22L 官方售价为 699 元;OneGo 抽绳包官方售价为 369 元。都市化,更简约。

一、OneGo 2 双肩摄影包

简约美学,低调有型
简约风格中融入精致细节,为都市摄影而生。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专业摄影,都能为你带来美感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 功能齐全摄影搭档 | 日常通勤不在话下 | 简约百搭街拍单品

进阶背负,舒适体验
• 人体工学一体成型背板
• 透气背板 畅享干爽 | 四点承托 科学受力 | 多层缓冲结构
• 宽厚肩带,有效减压
• 胸带可调节,胸扣一拉即开

轻量设计,畅拍不累
20L 裸包仅重 1.38kg,约等于 3 瓶 500ml 矿泉水重量

掀背式大开口
后幅 180°大开口,收纳一目了然。

上下分仓设计 DIY 隔板自定义收纳
• 可拆卸分仓隔板,分区收纳互不干扰

• 通过 DIY 后挡隔板,可实现多模式收纳

• 日常通勤 | 影像创作 | 无人机模式 | 拍摄模式

便捷快取,高效创作
• 原创隐藏式磁吸扣,单手开合,顶部快取,两档调节,方形扣避免盖头歪斜
• 侧面相机快取窗口,快速抓取精彩瞬间

防泼溅面料,经久耐用
PU 喷涂工艺,保持布料质感的同时耐磨耐污,轻松应对各种使用环境

精细收纳更合理
• 家族化电池收纳袋,电量标记一目了然
• 侧袋内设有丰富口袋,物品有序存放
• 两边侧袋,可收纳三脚架、水壶等,绑带固定
• 可粘贴拉链网袋,哪里需要放哪里
• 磁吸开合电脑/iPad 收纳位,最大可容纳 16 寸笔记本

出色细节更贴心
• 金属镭射 Logo 铭牌,质感加持,细节之处尽显格调
• 肩带预留快挂位,方便固定相机快挂
• 防泼水 YKK®拉链+防盗拉链环,双重安全保障
• 侧面提手,可搭配行李箱使用
• 标配绑带,可在背包底部外挂脚架或其他物品
• AirTag 专属口袋,安全防盗
• 电脑仓磁吸防滑结构,凸台设计安全收纳

多样色彩随心选
• 20L 哑光黑  松柏绿 卡其沙
• 25L 哑光黑  松柏绿

二、OneGo Lite 双肩摄影包

自在穿行 创作不设限
一款为城市与旅行摄影爱好者打造的轻量背包,休闲百搭,兼顾创作和通勤
• 都市街头 时尚扫街
• 日常通勤 舒适背负
• 周末出游 畅拍美景

轻量化,自在随拍
16L 裸包仅重 0.95kg,相当于两瓶 500ml 矿泉水重量

大开口,收纳无忧
• 后幅 180°大开口,收纳一览无余

多功能存储系统,实现全面灵活性
• 相机+镜头模式,最大可收纳 1 机 3 镜
• 无人机模式,可收纳 DJI Mavic 套装
• 日常模式,可折叠吊仓+可拆隔板,回归日常包
• 磁吸开合电脑/iPad 收纳位;摄影器材收纳仓;拉链式顶部吊仓;家族化电池收纳袋;
• 多功能侧袋,可收纳三脚架、水壶、雨伞等
• 加厚 DIY 隔板防护,守护每件摄影装备
• 隐藏式拉链口袋,重要证件易取防偷

双快取,高效便捷
• 顶部快取开口,常用物品随拿随用
• 侧面相机快取窗口,即刻捕捉瞬间灵感

舒适背负,倍感轻松
• 宽厚肩带,贴合肩部不压肩
• 透气背板,干爽舒适无负担
• 可调节胸带

防泼溅面料,耐脏耐磨
轻松应对各种使用环境

出色细节更贴心
• 加厚防护底垫,有效防磕碰。背包稳固站立,随手存放更放心
• 侧面提手,可搭配行李箱使用
• 肩带预留快挂位,方便固定相机快挂
• 编织提手,舒适手感,耐看更耐用
• 全包 YKK®防泼贱拉链
• AirTag 专属口袋,安全防盗
• 标配绑带,可在背包底部外挂脚架或其他物品
• 磁吸防滑结构,凸台设计安全收纳

多选择,只为出色
• 16L:哑光黑 丛林绿 奶油白
• 22L: 哑光黑 丛林绿

三、OneGo 抽绳包

简约休闲 百搭美学
多种背负方式自由选择,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 单肩 | 斜挎 | 腋下 | 手提

轻而易携 闲适扫街
精选超轻量材料,大容量,小重量,轻松携带无压力。

全面防护  安心收纳   
内部多层防护,可调节隔板。有效固定相机、镜头等器材,防止晃动磕碰。

按需扩容 更能装
底部采用拉链式隐藏扩容设计,实用性与灵活性双提升。
• 扩容前,可收纳中小型微单一机二镜
• 扩容后,最大可收纳 70-200 一机一镜

防泼无忧 随行无惧
精选轻薄耐用的防泼溅尼龙面料,无惧小雨泼溅,轻松应对日常挑战。

舒心背负 灵活适配
• 宽厚肩垫设计,长久背负不膈肩,柔软亲肤。
• 支持拆卸和长度调节,轻松适应不同人群和场景需求。(肩带长度范围 84cm-131cm)

拉链开合 安全便捷
• 下沉式隐藏拉链设计,方便器材取放的同时提升外观美感。
• 高品质 YKK,外出安心。

精细收纳 丰富挂点
• 内部小口袋满足日常物品收纳,外部可挂载耳机或自由 DIY 配饰。
• 拉链口袋-钥匙、证件等重要物品
• 包体正面 6 个挂点,背带绳也可挂小饰品
• 隐藏 AirTag 口袋,安全防盗

Source: PGYTECH 全新发布 OneGo 系列新增摄影包——都市化 更简约

5
徕卡 0 系列 112 号相机:徕兹相机拍卖会即将在徕卡百年庆典上 拍卖徕卡史上最珍稀相机之一

2025-03-31
      一百年前,首款量产的徕卡相机——徕卡 I 型相机以其便携紧凑的设计为整个摄影界带来了变革。徕卡 I 型相机开始量产于 1925 年,而在量产前两年,“恩斯特·徕兹工厂”(Ernst Leitz Werke)就已经制造了几台原型机,即序列号为 101 到 125 的 0 系列相机。现如今仅有已知的 10 台左右徕卡 0 系列相机依然存世。作为摄影史上的里程碑和新闻摄影的先驱,徕卡 0 系列相机成为了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珍品。2022 年,徕兹相机拍卖会拍卖了编号为 105 的徕卡 0 系列相机,创下了当时全球最昂贵相机的纪录(1440 万欧元,含买家佣金)。在威兹勒徕兹公园举行百年庆典之际,徕兹相机拍卖会将于 2025 年 6 月再次拍卖一台 0 系列相机——第 112 号相机。这台相机将在米兰设计周期间首次公开展出,从 4 月 4 日开始,观众可前往米兰徕卡旗舰店参观。
在徕卡百年庆典期间,第 46 届徕兹相机拍卖会将于 6 月 27 日在(德国)黑森州的徕兹公园举行,届时,徕卡将向公众呈现摄影史上最耀眼的拍品之一:第 112 号徕卡 0 系列相机。这台相机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是徕卡首批生产的 35 毫米相机之一。

第 112 号徕卡 0 系列相机在组装完成后,由时任恩斯特·徕兹工厂测试部门负责人的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亲自验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纳克完成了 “Ur-Leica” 原型机的设计。这款原型机使用 35 毫米胶片,小巧便携,可以放进外套口袋,最终成为了徕卡 I 型相机及其原型——0 系列相机的模版。

五年两破世界纪录
“Ur-Leica” 原型机属于徕卡相机公司(公司如今的商业名称)所有,且不对外出售,但古董相机藏家有时仍可在某些罕见的机会在拍卖会上购得 0 系列相机。这些相机的抢手程度从最近的拍卖结果可见一斑:最近拍卖的三台徕卡 0 系列相机成交价均超过 200 万欧元。其中两台均由徕兹相机拍卖会负责拍卖事宜。2018 年,徕兹相机拍卖会拍卖的徕卡第 122 号 0 系列相机(240 万欧元,含买家佣金)创下了当时最昂贵相机的世界纪录,随后在 2022 年,徕卡第 105 号 0 系列相机(1440 万欧元,含买家佣金)的拍卖又大幅刷新了这一纪录。时至今日,徕卡第 105 号 0 系列相机仍然保持着世界最昂贵相机的世界纪录。

徕兹相机拍卖会的总经理亚历山大·塞德拉克(Alexander Sedlak)称:“徕卡 0 系列相机的拍卖无疑会吸引众多国际收藏家的关注。这些原型机奠定了现代摄影的基础。在徕卡 I 型相机面世 100 周年之际,能够参与这样一台传奇相机的拍卖,我感到非常荣幸。”
作为第 46 届徕兹相机拍卖会的亮点拍品,第 112 号 0 系列相机首次公开展出的场合也非同寻常。作为米兰设计周的一部分,这件精彩拍品将从 4 月 4 日起在米兰徕卡商店展出。徕兹相机拍卖会还将在未来几周公布更多精彩拍品,完整拍卖目录将于 5 月发布。

百年徕卡:世纪见证者
2025 年,徕卡相机股份公司迎来徕卡 I 型相机的百年庆典。1925 年,徕卡 I 型相机首次亮相莱比锡春季博览会,该款相机是首款量产的 35 毫米相机,一经推出,便惊艳世人。凭借其紧凑便携的设计,这款相机开创了全新的摄影领域。
以 “徕卡百年:世纪见证者” 为主题,徕卡相机股份公司将隆重庆祝这一彻底改变全球摄影界的传奇相机,在阿联酋迪拜、意大利米兰、美国纽约、中国上海和日本东京等主要城市,各徕卡分支机构将举办一系列国际性的庆祝活动,呈献丰富的文化盛典和非凡的特别版产品。持续一年的庆祝活动将于 6 月在徕卡总部威兹勒的百年庆典周达到高潮。
此外,全球多家徕卡画廊还将举办高规格展览,呈献各时期杰出摄影师的优秀作品。

Source: 徕卡 0 系列 112 号相机:徕兹相机拍卖会即将在徕卡百年庆典上 拍卖徕卡史上最珍稀相机之一

6
General News 经济新闻 / 佳能推出创意视频机 EOS R50 V
« on: April 05, 2025, 06:03:16 PM »
佳能推出创意视频机 EOS R50 V

2025-03-27
      2025 年 3 月 27 日,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创意视频机 EOS R50 V。继推出 CINEMA EOS 系统以及 PowerShot V 系后,此次佳能※1 面向视频内容创作者以及视频博主推出了新的 EOS V 系。EOS R50 V 作为该系的首款机型,集 CINEMA EOS 系列专业高画质与 EOS 系列灵活小巧特点于一身,以拍摄视频为核心进行设计优化,搭配丰富的 RF 镜头,实现多样化的视频创意表达。无论是影视短剧、直播,还是 Vlog 或 3D VR,EOS R50 V 都能助力视频创作者拍摄出优质的社交网络视频影像内容。EOS R50 V 在中国市场发行黑色与白色两个版本,并于 3 月 27 日在北京举办 “青春有我”2025 佳能新品发布会上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EOS R50 V 在中国市场发行黑色与白色两个版本
为广大视频用户打造性能强大且选择丰富的产品阵容
如今国内视频创作市场发展愈发蓬勃,越来越多人开始以视频方式记录、分享生活。佳能凭借自身在光学影像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也在不断推出适合视频拍摄的多样化设备。2023 年,随着掌上 Vlog 机 PowerShot V10 面市,佳能 PowerShot V 系诞生。今年 2 月推出的随身视频机 PowerShot V1 受到视频爱好者的高度关注。今天,随着创意视频机 EOS R50 V 的发布,佳能也形成了面向视频创作者以及视频博主的 EOS/PowerShot V 系阵营。
从 CINEMA EOS 电影摄影机到 EOS/PowerShot V 系,佳能秉承 “以视频拍摄为核心” 的理念,正在逐步完善满足不同类型视频拍摄用户需求的立体化、多层级产品矩阵,并不断推动视频行业向前发展。
以视频创作为核心的新设计
EOS R50 V 在机身外观、按键以及用户界面等方面均以视频拍摄为核心进行了多方位优化设计。其采用更适合视频拍摄的外形,取消了传统取景器,减轻重量并缩小体积,提升握持舒适度。机身正面和顶部分别设计了大尺寸的短片录制按钮,无论自拍还是他拍都十分便捷,同时单指即可完成变焦调节与拍摄启停操作,并支持快慢两档变焦速度自由切换(搭配套机镜头时)。机身顶部的短片模式转盘方便拍摄者快速切换预设或自定义视频拍摄模式,此外,机身搭载摄影指示灯,拍摄视频时指示灯亮红灯,便于拍摄者直观确认拍摄状态。

EOS R50 V 的正面和顶部都设计了大尺寸视频录制按钮
EOS R50 V 加入了供竖屏拍摄使用的三脚架螺孔,可以安装佳能三脚架手柄 HG-100TBR 等配件,屏幕 UI 界面可以自动旋转成竖屏模式,无缝适配手机观看习惯的竖屏视频拍摄,让社交媒体内容创作更加高效便捷,此外其轻巧的机身设计也适合配合手持稳定器以及无人机拍摄。


EOS R50 V 的屏幕 UI 界面可以自动旋转成竖屏模式
强大的视频拍摄性能
EOS R50 V 搭载 APS-C 画幅 CMOS 图像感应器和 DIGIC X 数字影像处理器,可实现 6K 超采样 4K 视频(30P/25P/24P※2)记录,获得细节清晰的高画质影像,同时拍摄时不会裁切视角,无论面对广阔的自然风光还是在室内等狭小空间,都能将整体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该机还支持 4K 60P/50P 视频※3 以及支持全高清(Full HD)120P 短片拍摄。与 EOS C400、EOS C80 以及 EOS R1、EOS R5 Mark II 等机型相同,EOS R50 V 加入了对 XF-HEVC S/XF-AVC S 专业短片记录格式的支持;也支持 10-bit 4:2:2 色彩采样。视频拍摄时,该机的常用感光度为 ISO 100-12800,可扩展至 ISO 25600,对焦低亮度界限为 EV -2.5(4K)及-3.0(全高清 Full HD),即使在夜间或昏暗环境下,仅靠现场光线就能自动对焦并精准还原细腻色调,拍摄出清晰低噪点的影像,不会破坏创作者想要营造的氛围感。
在夜间或昏暗环境下,EOS R50 V 也能拍摄出清晰低噪点的影像
为了应对长时间的直播和拍摄需求,EOS R50 V 机身内部采用和 CINEMA EOS 电影摄影机一样的高散热性镁合金骨架,最高支持 2 小时不间断长时间拍摄※4,让创作者摆脱设备焦虑,专注于内容表达。
多样的视频拍摄功能
为拓展影像创意维度,EOS R50 V 加入了 “慢动作” 与 “快动作” 模式,拍摄 4K 视频时,能实现在 60 倍加速(NTSC)到 2.5 倍减速(NTSC)的范围内设置,拍摄全高清视频时更可延展至 5 倍减速,这一功能可以轻松拍出感染力十足的视频。“电影视图” 功能则支持拍摄 2.35:1 宽屏、24P(NTSC)/25P(PAL)电影感视频,并可通过多种滤镜实现个性氛围表达。为满足用户在一些特殊场景下的拍摄需求,EOS R50 V 加入了一系列实用功能:例如 “平滑皮肤短片” 功能可以分 5 个等级设置平滑皮肤效果,能够通过自然的加工淡化色斑和毛孔,把皮肤拍得更美;“特写演示用短片” 模式会让相机的焦点按照就近原则在商品和人脸之间快速切换,适合带货直播场景使用;“短片影像稳定器模式” 则能够减轻边走边拍等情况下的抖动。在驻足拍摄风景时,还支持自动水平校准,让风光大片能够呈现出更具魅力的效果。
激发创作灵感的三种色彩模式
EOS R50 V 机身背部特别设计了色彩模式按钮,用户可以一键调出色彩滤镜、照片风格和自定义图像三种色彩模式并快速切换。为拓展影像创意,EOS R50 V 充分发挥佳能的色彩还原优势,新增了 14 种色彩滤镜,丰富的滤镜可以省去拍摄后的调色工作,即使是视频新手小白也能轻松获得富有个性化创意效果的短片。对于有进阶需求的用户,EOS R50 V 的自定义图像功能采用了和 CINEMA EOS 相同的、面向专业影像制作者的成像影调调整功能,提供从原片直出到作品编辑 5 种预设,从而实现多彩的影像表现。
为方便用户进行后期视频处理,EOS R50 V 支持 4:2:2 10-bit 色深 Canon Log 3 伽马曲线,在高对比度场景下也可获得宽广的动态范围,实现丰富的层次过渡。暗部区域更有层次,同时抑制噪点,在后期制作中可以获得更大范围的校准空间。该机不仅支持 BT.709、BT.2020 色彩空间,还支持几乎 100% 覆盖可见色域的 Cinema Gamut 色彩空间。
更快、更智能的自动对焦表现
EOS R50 V 采用第二代全像素双核 CMOS AF 自动对焦技术,在视频拍摄过程中可实现 100% 取景画面范围内对焦,并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加持,可识别并稳定追踪人物眼部、脸部、头部、身体,猫、狗、鸟、马等动物,以及赛车、摩托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并支持注册人物优先级功能。此外,该机还支持呼吸效应抑制功能,可放心运用视频中常见的焦点转换的拍摄方法。
支持三种直播方式
EOS R50 V 机身新增 LIVE 直播按钮,按下按钮即可直接进入直播菜单,设置 4K 60P 或平滑皮肤短片模式下的高画质直播,大幅提高拍摄效率。该机支持 UVC/UAC 协议,可使用 USB 线与电脑设备连接传输视频和音频,并可通过电脑设备持续为 EOS R50 V 供电,以便支持长时间直播。EOS R50 V 还提供了 micro HDMI 接口,同样可作为直播时的设备连接方式,可通过 HDMI 线连接到采集卡或切换台实现多机位直播。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 Canon Camera Connect 免费应用程序无线连接并进行直播,在智能手机上实时查看直播视频,便于主播随时监控直播状态。
EOS R50 V 支持三种直播方式
默契拍档,RF-S14-30mm F4-6.3 IS STM PZ 为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
与 EOS R50 V 同时发布的 RF-S14-30mm F4-6.3 IS STM PZ 是佳能 RF 镜头中第一支内置电动变焦的 RF-S 镜头,并针对视频拍摄进行了优化。该镜头提供 14-30 mm(35 mm 等效焦距下约 22.4-48 mm)焦段,超广角变焦设计足以应对大多数视频拍摄场景。内置的电动变焦马达可设置快、慢两挡,并在 15 级变焦速度中进行选择,能够匀速、流畅地缩放影像,呈现专业级的画面表现,内变焦设计也更受视频拍摄用户欢迎。RF-S14-30mm F4-6.3 IS STM PZ 对焦安静平滑,并有效抑制对焦呼吸效应,同时该镜头还支持 5 级光学防抖,最近对焦距离仅为 0.15m。

RF-S14-30mm F4-6.3 IS STM PZ(上:银色;下:黑色)
为拓展拍摄创意可能,EOS R50 V 还可以搭配定焦大光圈 RF 镜头、恒定 F2.8 光圈变焦镜头、小巧的 RF-S 变焦镜头以及包括微距镜头等在内的特殊镜头进行多种风格的视频创作,实现大光圈背景虚化、微距特写等多样化的视频创作效果。
此外,EOS R50 V 搭配 RF-S3.9mm F3.5 STM DUAL FISHEYE 和 RF-S7.8mm F4 STM DUAL 两支 EOS VR 系统镜头,则可以引领视频创作者轻松进入 3D VR 视频创作这一新领域。前者让更多用户能够轻松拍摄沉浸式 3D VR 视频;后者则可拍摄高画质 3D 影像,并且支持 Apple Vision Pro 规格空间视频拍摄。
视频功能强大,拍照也拿手
EOS R50 V 在提供丰富强大视频拍摄功能的同时,拍照表现也同样值得期待。该机拥有约 2420 万有效像素,拍照模式下同样采用第二代全像素双核 CMOS AF 自动对焦技术,可实现最高约 15 张/秒高速连拍、1/8000 秒快门速度和 1/250 秒闪光同步速度,感光度 ISO 100-32000,可扩展到 ISO 51200。
※1. 为方便读者理解,本文中佳能可指代: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佳能股份有限公司,佳能品牌等。
※2. 文中提及的 60P/50P/30P/25P/24P 实际帧率为 59.97P/50.00P/29.97P/25.00P/23.98P。
※3. 拍摄 4K 60P/50P 视频时会有裁切。
※4. 测量条件:60P 及以下、温度 23℃、屏幕拍摄、使用 RF50mm F1.8 STM,记录到存储卡中时。
      
         
  https://feedx.site

Source: 佳能推出创意视频机 EOS R50 V

7
香港电影工业 “北上” 寻求新突破 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参访乐其创新 SmallRig

2025-03-24
      3 月 11 日,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一行 13 人到访深圳市乐其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与乐其创新 SmalRig 创始人兼 CEO 周阳及其产研团队围绕摄影器材发展、影像技术创新、及深港影视产业链协同共创等话题展开交流。此次访问由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会长姜国民和名誉顾问魏天明带队。

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此次访问阵容涵盖香港老中青三代电影人,包括动作片摄影元老陈仲秋(代表作《点指兵兵》)、同样以动作片摄影见长的林辉泰 (代表作《十面埋伏》)、擅长文艺片视觉表达的柯星沛 (《叶问》摄影师)、擅长现实主义题材的摄影师温文杰 (代表作《精武英雄》) 等。据了解,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成立于 1988 年,是首个由专业电影技术人员组成的电影学会,20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电影摄影师的专业新知及制作水平,在业内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摄影器材从以前的很大、很笨、很重,往现在的轻巧、便携方向发展,又便宜又好用,” 魏天明在参访时分享了对摄影器材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在交流会上,双方探讨了专业摄影器材的未来产品布局,并且就如何将专业摄影设备与手机摄影结合、不同拍摄场景对摄影器材产品的耐用性要求,虚拟拍摄中的跟焦与同步问题以及片场加工设备解决临时需求等专业电影行业内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讨论中还提到如何通过用户共创、行业协作共同推动影视工业发展。

周阳在现场分享到:“摄影师带我们进入到了这个行业,同时又告诉了我们他的痛点。我们不停的去倾听、优化,一直到现在。” 并介绍了公司的核心战略和发展历程,强调公司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用户共创模式驱动产品创新。他还提到,公司发起成立了 “乐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搭建线上开放创新平台 “壹起创”,旨在整合全球影像产业链资源,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
“用户共创的想法很好,解决了摄影师的实际需求。摄影师往往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也会经常需要通过改良产品解决摄影器材自身的局限性。但当摄影师提出这些想法的时候,很少有公司会愿意为一个想法去专门做一件产品出来,” 魏天明认为,乐其创新针对摄影设备” 小批量、个性化” 的需求,通过共创方式,解决了电影片场中单件改装难寻合作方的问题。“乐其创新不仅愿意定制化的去做产品,甚至能让想法变成可市场化的商品,让提出想法的摄影师一起共创,一起获益。”

据了解,近年来,乐其创新旗下品牌 SmallRig 斯莫格的产品多次亮相热门影视作品。例如 TVB 热播剧《新闻女王》、全球流行的影视剧如美剧《公寓里的谋杀案》、诺兰执导的电影《信条》等。此外,乐其创新通过 “快制造” 能力,实现平均每天诞生 1.6 个新品、1 年迭代约 400 款产品、新品开发到上市最快 45 天完成商业闭环。
姜国民认为,香港摄影师拥有丰富的拍摄经验,而深圳在影像设备轻量化和智能化方面不断突破,希望通过不断加深交流,创造一些质量更好、更多功能的摄影产品。事实上,深港两地在影像生产制造和影像文化交流上越来越融合。

香港电影曾以 “东方好菜坞” 著称,汇聚了顶尖的电影人才和丰富的内容 IP 资源,为全球观众贡献了无数经典作品,但近年面临工业体系老化、拍摄成本高企等挑战。全球电影行业对高质量视觉效果和先进技术的需求增长,迫使香港电影制作方加大高端设备和技术服务的采购投入,但也推高了成本。2024 年,香港电影票房收入约为 13.4 亿港元,同比下降近 1 亿港元,部分原因是高昂的技术采购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设备,也反过来影响了香港电影的制作质量和效率。
与此同时,深圳拥有影像产业集群方面的优势,以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敏捷供应链体系,在消费级影像技术、硬件设备及后期制作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业内人士表示,两地优势互补,“香港创意+深圳制造” 的协同合作模式,或将为香港电影复兴提供新路径。

Source: 香港电影工业 “北上” 寻求新突破 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参访乐其创新 SmallRig

8
索尼影像专业服务护航南京世锦赛 以技术之力定格速度与激情

2025-03-20
      随着 2025 年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的开幕,全球目光聚焦于这座历史名城。在这场速度与力量的巅峰对决中,索尼影像专业服务项目(Sony Imaging PRO Support)再次启航,将于 3 月 20 日至 24 日为全球的注册摄影记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他们精准捕捉赛场上的每一个决定性瞬间。
此次索尼准备了超过 100 台包括 Alpha 1 II、Alpha 9 III 在内的全画幅旗舰主机和 200 支 GM 镜头供媒体在赛事期间使用。服务中心除了为摄影记者提供现场器材借用,也支持电池充电及设备清洁等专业服务,全力确保体育赛事摄影工作的正常进行。   

现场服务内容
1. 现场器材借用
• 每位注册媒体记者至多可借用 2 台主机,镜头不限,配件按需。(具体以服务中心现场器材情况为准)
2. 设备清洁与维护
• 现场提供不限次数的索尼影像器材清洁服务,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3. 电池与充电支持
• 现场提供备用电池及充电服务,让摄影记者无忧拍摄。
*请注意:需要携带赛事注册证件登记

服务时间及地点
索尼影像专业服务中心地址:南京市体育训练中心田径馆媒体中心内(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城南河路 99 号)
索尼影像专业服务中心开放时间:2025 年 3 月 20 日-24 日
产品借用时间:2025 年 3 月 20 日-23 日
最后归还时间:2025 年 3 月 23 日 24:00

南京世锦赛的赛场充满挑战,短跑选手的瞬间爆发、跳高运动员的腾空姿态、接力赛的团队协作,每一帧画面都需精准捕捉。索尼旗舰微单相机 Alpha 1 II 和 Alpha 9 III,搭配覆盖多种焦段的庞大原厂镜头群,将成为摄影师们定格精彩瞬间的利器,在体育摄影领域展现出非凡优势。

• Alpha 1 II 搭载 5010 万像素堆栈式 CMOS 传感器,支持约 30 张/秒无黑屏高速连拍,轻松捕捉短跑、跳远等高爆发力项目的细节。
• Alpha 9 III 更是创造性的支持约 120 张/秒连拍的微单相机,配合 AI 智能对焦系统,精准锁定跨栏、接力等高速运动中的运动员。
• 超过 75 支原厂 E 卡口镜头群,覆盖从超广角 FE 16-35mm F2.8 GM 到超远摄 FE 400-800mm F6.3-8 G OSS 全焦段,满足赛场多场景拍摄需求。
• 预拍摄功能支持记录按下快门前 1 秒的画面,彻底解决 “手速跟不上赛事节奏” 的痛点。在跳远项目中,摄影师可回溯运动员起跳前的预备动作,捕捉最完美的腾空瞬间。

在南京世锦赛的赛场上,索尼影像设备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技术与热爱的载体。无论是短跑冲刺的 0.01 秒,还是跳高横杆上的毫厘之争,索尼以 “精准” 致敬 “极致”,让每一个突破自我的瞬间永恒定格。
服务中心开放期间,索尼诚邀所有赛事摄影记者前往索尼影像专业服务中心体验专业影像服务,共同见证高光时刻!
从国际体育赛事的冰雪赛场到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的田径跑道,索尼始终以技术之力支持全球体育影像创作。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 AI 智能对焦、高速连拍等技术与体育赛事的深度融合,为摄影师和观众创造更多感动。

Source: 索尼影像专业服务护航南京世锦赛 以技术之力定格速度与激情

9
索尼影像专业服务护航南京世锦赛 以技术之力定格速度与激情

2025-03-20
      随着 2025 年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的开幕,全球目光聚焦于这座历史名城。在这场速度与力量的巅峰对决中,索尼影像专业服务项目(Sony Imaging PRO Support)再次启航,将于 3 月 20 日至 24 日为全球的注册摄影记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他们精准捕捉赛场上的每一个决定性瞬间。
此次索尼准备了超过 100 台包括 Alpha 1 II、Alpha 9 III 在内的全画幅旗舰主机和 200 支 GM 镜头供媒体在赛事期间使用。服务中心除了为摄影记者提供现场器材借用,也支持电池充电及设备清洁等专业服务,全力确保体育赛事摄影工作的正常进行。   

现场服务内容
1. 现场器材借用
• 每位注册媒体记者至多可借用 2 台主机,镜头不限,配件按需。(具体以服务中心现场器材情况为准)
2. 设备清洁与维护
• 现场提供不限次数的索尼影像器材清洁服务,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3. 电池与充电支持
• 现场提供备用电池及充电服务,让摄影记者无忧拍摄。
*请注意:需要携带赛事注册证件登记

服务时间及地点
索尼影像专业服务中心地址:南京市体育训练中心田径馆媒体中心内(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城南河路 99 号)
索尼影像专业服务中心开放时间:2025 年 3 月 20 日-24 日
产品借用时间:2025 年 3 月 20 日-23 日
最后归还时间:2025 年 3 月 23 日 24:00

南京世锦赛的赛场充满挑战,短跑选手的瞬间爆发、跳高运动员的腾空姿态、接力赛的团队协作,每一帧画面都需精准捕捉。索尼旗舰微单相机 Alpha 1 II 和 Alpha 9 III,搭配覆盖多种焦段的庞大原厂镜头群,将成为摄影师们定格精彩瞬间的利器,在体育摄影领域展现出非凡优势。

• Alpha 1 II 搭载 5010 万像素堆栈式 CMOS 传感器,支持约 30 张/秒无黑屏高速连拍,轻松捕捉短跑、跳远等高爆发力项目的细节。
• Alpha 9 III 更是创造性的支持约 120 张/秒连拍的微单相机,配合 AI 智能对焦系统,精准锁定跨栏、接力等高速运动中的运动员。
• 超过 75 支原厂 E 卡口镜头群,覆盖从超广角 FE 16-35mm F2.8 GM 到超远摄 FE 400-800mm F6.3-8 G OSS 全焦段,满足赛场多场景拍摄需求。
• 预拍摄功能支持记录按下快门前 1 秒的画面,彻底解决 “手速跟不上赛事节奏” 的痛点。在跳远项目中,摄影师可回溯运动员起跳前的预备动作,捕捉最完美的腾空瞬间。

在南京世锦赛的赛场上,索尼影像设备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技术与热爱的载体。无论是短跑冲刺的 0.01 秒,还是跳高横杆上的毫厘之争,索尼以 “精准” 致敬 “极致”,让每一个突破自我的瞬间永恒定格。
服务中心开放期间,索尼诚邀所有赛事摄影记者前往索尼影像专业服务中心体验专业影像服务,共同见证高光时刻!
从国际体育赛事的冰雪赛场到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的田径跑道,索尼始终以技术之力支持全球体育影像创作。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 AI 智能对焦、高速连拍等技术与体育赛事的深度融合,为摄影师和观众创造更多感动。

      
         
  https://feedx.site

Source: 索尼影像专业服务护航南京世锦赛 以技术之力定格速度与激情

10
斯莫格公益影像奖评委会阵容公布,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领衔国际评审团

2025-03-01
      近日,斯莫格公益影像奖正式公布其评委会阵容。评委会由 12 名成员构成,包括 7 名初审评委和 5 名终审评委。评委会主席由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杨紫烨导演担任,其他终审评委包括顾桃、艾尔伦·戈特(德国)、乌里·高尔克(德国)和尤小刚等知名导演。初审评委则由李亚威、于海滨、吕明响、张净雨、徐竟涵、唐映枫、顾雪等影视领域专家组成。
2024 年 12 月 4 日,斯莫格公益影像奖全球创作者交流会暨全球路演在美国洛杉矶成功举办,多位国际知名影像创作者、公益组织代表以及技术专家出席。据主办方介绍,本届斯莫格公益影像奖吸引了来自 120 个国家的 3891 部优秀影片参与,其中海外影片 3009 部,约占 77%;中国影片 882 部,约占 23%。
“我们本来是要给予 (公益影像创作者) 奖励,但最后收获最大奖励和鼓励的反而是我们自己。” 在此前 2024 年 11 月举办的 2024 中国公益映像节年度分享会上,斯莫格公益影像奖发起者、乐其创新 SmallRig 创始人兼 CEO 周阳表示。
据了解,斯莫格公益影像奖是全球首个由企业出资设立专门支持公益内容影像创作的专门奖项,由深圳市乐其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乐其创新)于 2024 年 4 月发起,8 月正式启动征集,支持和资助能够促进社会关系融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像内容创作和传播,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扶危济困、社会和谐、守望相助、妇女儿童发展、人文关怀、生态文明、动物保护等。目前,斯莫格公益影像奖已进入评审阶段,入围作品和获奖作品等信息将在后续公布。
周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设立斯莫格奖的初衷是为影像创作者提供帮助和支持,让更多人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画面,进而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接下来,斯莫格公益影像全球创作者交流会还将陆续在世界各地举办,希望将公益理念传播到全球。
斯莫格奖发起者乐其创新成立于 2010 年,是全球影像场景产品生态制造商,旗下核心品牌 SmallRig 斯莫格从影像支撑类产品起步,逐步构建起涵盖相机支撑与稳定、智能手机支撑与稳定、灯光与控制系统、影像电源四大产品线。截至目前,乐其创新旗下产品已远销全球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于 VLOG、短视频、纪录片、好莱坞院线大片等领域。
乐其 SmallRig 影像发展基金打造 “双 100” 支持计划,未来旨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优秀公益项目(或内容)作为拍摄对象(作为题材),支持 100 个制作人或团队完成 100 部优秀公益纪录片拍摄。
业内人士认为,斯莫格公益影像奖不仅推动影像创作,更加有利于大湾区尤其深圳企业推动行业链接公益与影像行业发展。

Source: 斯莫格公益影像奖评委会阵容公布,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领衔国际评审团

11
巅峰影像科技旗舰 Xiaomi 15 Ultra 现已发布,售价 6499 元起

2025-02-28
      2025 年 2 月 27 日,小米召开《Xiaomi 15 Ultra 暨 Xiaomi SU7 Ultra 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巅峰影像科技旗舰——Xiaomi 15 Ultra。这款手机集徕卡百年光学精华和小米巅峰科技实力于一身,重新定义了 “Ultra” 的高度。Xiaomi 15 Ultra 起售价 6499 元起,3 月 3 日早 10 点正式开售。
百年传奇设计:灵感来源于徕卡相机
Xiaomi 15 Ultra 共有四款配色,其中 “黑色” 配有红色大师镜头环,是机身上的点睛之笔;“白色” 背部有云丝纹理,呈现出宛如自然流动的效果。更有 “经典黑银”“松柏绿” 两款传奇配色:金属质感高强度材料拼配荔枝纹皮,形成鲜明对撞,用大胆的拼色和凌厉的线条打造出迄今为止最具传奇感的外观,即使相隔百米,也能轻松辨认。在拍摄横握时宛如手持一台相机,经典的设计永不过时。
年度巅峰影像:“一皇一后”,打造最强夜景表现
Xiaomi 15 Ultra 参考经典的相机 “大三元” 概念,带来一套覆盖极广、衔接无比连贯的焦段组合:14mm 超广镜头、23mm 主摄镜头、70mm 中长焦镜头、100mm 超长焦镜头,从容应对几乎所有拍摄场景。无论是风光、人像,还是街头摄影等各种题材,Xiaomi 15 Ultra 都能以出色的光学设计和大光圈表现,为用户带来超越期待的拍摄体验。

其中, 1 英寸主摄与 2 亿像素超长焦堪称 “一皇一后”。“镜皇” 主摄搭载 1 英寸 “光喻 LYT-900” 传感器,采用行业最先进的 22nm 制程、支持双原生 ISO Fusion Max 技术,动态范围达到单帧 15EV,配合 ƒ/1.63 大光圈,是小米史上进光量最大的主摄镜头,在黑夜也能捕捉到动人的画面。“镜后” 超长焦采用 1/1.4 英寸的主摄级传感器,搭配 ƒ/2.6 超大光圈,感光能力远超行业同类产品;不仅如此,它还拥有 100mm 等效焦距,是目前搭载 2 亿像素长焦的手机产品中最长的,结合传感器原生的高像素能力,可实现高达 400mm 的无损变焦,等效 28 倍无损变焦范围,望远能力行业最强。
小米坚持用光学途径来解决移动影像问题。Xiaomi 15 Ultra 升级 “端到端” 无损光学,深入复杂光学系统的每一环节,解决手机夜拍 “顽疾”,成为移动影像领域的 “夜神”。Xiaomi 15 Ultra 采用新型滤光片,吸收杂光,能够大幅降低花瓣红光占比;超透镜片材料,定制新型树脂镜片以及环烯烃树脂镜片,能够降低画面雾度和紫边现象;升级徕卡超低反镜头玻璃,让光线反射率低至 1.5%,全焦段减弱点光源 “鬼影” 现象——这块玻璃采用康宁® GG7i 玻璃,配备防刮镀层,不仅坚固,抗刮性能也大幅提升,带来纯净画质的同时更好保护相机模组。
 
Xiaomi 15 Ultra 的视频创作能力也获得大幅升级:支持全焦段 8K/4K 视频录制,主摄可拍摄 4K 120fps 的高速视频,后期可调节为 5 倍慢动作;升级全新 UIS 防抖系统,带来脚架级防抖效果,通过 CIPA 4.5 级防抖认证,即使在剧烈抖动场景下也能保持画面稳定。Xiaomi 15 Ultra 更支持录制 ACES LOG 专业格式视频,该规格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奥斯卡奖颁奖单位)牵头定义,旨在为电影和电视制作提供一致且高质量的色彩处理能力,确保内容在不同设备和平台上保持一致的色彩表现,目前手机行业仅苹果和小米支持。
为了让用户更好地发挥 Ultra 的影像实力,这次 Xiaomi 15 Ultra 对相机操作界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合并相机功能入口,并遵守 “近手操作” 的原则设置页面布局,更加简洁易用;审美上融入更多徕卡元素,能够获得更加专业、更具沉浸感的拍摄体验。
小米继续为街头摄影爱好者带来 Xiaomi 15 Ultra 专业影像套装,进一步升级握持和操控体验。Xiaomi 15 Ultra 专业影像套装首次增加可拆卸指柄,并在快门键位置设计螺口,兼容市面主流相机的快门配件,用户可自行更换,提升操控感的同时彰显个性。Xiaomi 15 Ultra 专业影像套装内置 2000mAh 大容量电池,应急时可充当充电宝使用,同时支持 IP54 级别防尘防水,让用户在极限的拍摄环境下也能安心创作。

年度巅峰性能:双超大核,骁龙 8 至尊版
作为顶级旗舰,Xiaomi 15 Ultra 搭载最新一代骁龙 8 至尊版处理器,重新定义科技影像旗舰的性能巅峰:采用第二代 3nm 先进制程工艺,PC 级「双超大核」架构,两颗第二代 Oryon 超大核与高通旗舰 PC 平台骁龙 X Elite 同根同源。CPU、GPU 双双实现骁龙旗舰平台十年来最大幅度的性能跃升:CPU 性能提升 42%,GPU 性能提升 44%。
为了在 Ultra 系列极致的影像堆叠中发挥出更高的能效,小米专为它定制全新的 “双路翼型环形冷泵”:一路为 SoC 降温,以确保稳定的高性能;一路为影像系统降温,从而保证极限工况下的稳定运行。这次,Xiaomi 15 Ultra 还优化了散热片的形态,采用立体凸台的形式:SoC 位置凸起 0.4mm,通过导热胶贴合热源,更有效散热。增加了双翼,左侧 14.2mm、右侧 5.7mm 与中框大面积叠放搭接,大幅提升热量向外传导的效率。还使用超薄冲压技术,对比上代,散热片面积更大,重量反而更轻。
Xiaomi 15 Ultra 的实测性能表现非常优秀,主流游戏能够稳定高帧运行的同时,还能够能达到更低功耗、更低温度的体验;当然芯片和散热系统也能为影像提供强劲的处理能力,在 150 张人像连拍的测试中,Xiaomi 15 Ultra 以更快速度、更低温度、不掉算法的优异表现一骑绝尘。
年度巅峰科技:满级旗舰,实力全线拉满
为了杰出的全流程创作体验,Xiaomi 15 Ultra 配备一块专为创作者而生的专业旗舰屏:2K 分辨率、120Hz 可变刷新率,25% 亮度窗口下支持 3200nits 超亮显示,支持专业原色显示和跨生态多屏同色。对于专业摄影师而言,它的显示效果足以媲美专业显示器。
续航方面,Xiaomi 15 Ultra 几乎是影像旗舰机型的电池容量天花板,在有限的机身内,并未因影像系统的 “堆料” 而让电量 “缩水”。得益于小米金沙江电池先进的硅负极技术,10% 含硅量让 Xiaomi 15 Ultra 拥有 6000mAh 超高电池容量,在影像模组体积暴涨的前提下,电池容量还能比上代再提升 700mAh。搭配 90W 小米澎湃有线秒充和 80W 小米澎湃无线秒充,还支持反向充电,在任何场景都能给用户提供安全感满满的电量体验。

Xiaomi 15 Ultra 持续探索最先进的通信技术,搭载小米星辰通信系统,以更强大的天线硬件、全能 AI 通信算法,实现软硬深度协同,挑战全场景行业最强信号。Xiaomi 15 Ultra 搭载行业最强的 4 低频 + 6 中高频天线组,中高频天线在最常用的频段上提供断档领先的接收能力,天线性能在实验室测试中达到行业领先水平。Xiaomi 15 Ultra 搭载 T1/T1S 信号增强芯片,实现芯片级最佳调度,通过 “多天线耦合” 技术实现天线口径复用,有效提升不同业务场景下的通信体验。
即便在无地面网络状态下,Xiaomi 15 Ultra 也能让用户时时畅联:全系支持天通卫星通信,能够进行实时通话以及双向短信。这对于摄影师来说尤为有用,当去到荒漠等无信号区域,卫星通信可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同时,小米还与中国电信全球首发手机直连天通卫星数据功能,为未来卫星通信使用场景的拓展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丰富无网情况下的通信体验,除了卫星通信以外,Xiaomi 15 Ultra 还升级了小米星辰无网通,实现了超远距离的 “无网通信”,在空旷的无人区实测达到 7km 的通信距离,在无蜂窝网络、Wi-Fi 信号的情况下能实现点对点远距离语音通话。

Xiaomi 15 Ultra 出厂即搭载 Xiaomi HyperOS2,实现人、车、家全生态互联,更全面支持苹果生态互联,能够实现文件、照片、数据的跨生态传输。Xiaomi 15 Ultra 是小米首次支持实况照片跨生态传输,可以在与苹果设备互传实况照片时,保留照片的动态效果。
Xiaomi 15 Ultra 共有白色、黑色、经典黑银、松柏绿,四款配色可选,其中 12GB+256GB 售价 6499 元、 16GB+512GB 售价 6999 元、16GB+1TB 售价 7799 元;Xiaomi 15 Ultra 双卫星版 16GB+1TB 售价 7999 元。即日起在小米商城、小米之家等官方渠道开启预售,3 月 3 日早 10 点正式开售。专业影像套装售价为 999 元,与 Xiaomi 15 Ultra 组合购买,优惠价为 699 元,现已开启预售。Xiaomi 15 Ultra 不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光学影像实力,更集小米先锋科技之大成,是实至名归的小米高端化 “答卷之作”。

Source: 巅峰影像科技旗舰 Xiaomi 15 Ultra 现已发布,售价 6499 元起

12
小米五年高端化交作业:小米 15 Ultra、SU7 Ultra、米家中央空调 Pro 等重磅发布,向超高端进发

2025-02-28
      2 月 27 日,Xiaomi 15 Ultra 暨 Xiaomi SU7 Ultra 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领衔发布了小米 15 Ultra、小米 SU7 Ultra,以及米家中央空调 Pro、小米最强 AIPC 办公本 REDMI Book 16 Pro 2025 等多款「人车家全生态」高端重磅新品,同时宣布小米 SU7 Ultra 量产版将于今年正式征战纽北。

雷军表示,小米 15 Ultra 和 SU7 Ultra 是小米创业十五年来最高端的产品,是过去五年高端化探索的答卷之作,是小米向超高端进发的开始。
小米 15Ultra 定位巅峰影像科技旗舰,集徕卡百年光学传承和小米巅峰科技实力与一身,重新定义了 “Ultra” 的高度;小米 SU7 Ultra 是小米汽车高性能旗舰,科技紧追特斯拉、性能比肩保时捷,豪华媲美 BBA,重新定义豪车新标准,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豪车」;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全品类高端突破,其中,米家中央空调 Pro 直接对标行业顶级标杆大金空调,是小米大家电高端化的首个重磅产品。

据了解,小米 SU7 Ultra 现已正式上市,售价为 52.99 万元,共有 5 款外观颜色,分别为闪电黄、太空银、鹦鹉绿、珍珠白、曜石黑。

除标准版外,小米 SU7 Ultra 还为用户推出「竞速套装」和「纽北限量版」,将会在纽北挑战完成后正式上市与交付。在 3 月 31 日 24:00 前下定,享受至高价值 90000 元权益:包括价值 26000 元的小米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终身免费使用,价值 4000 元的 5 年基础保养,价值 2000 元的经典拉花,价值 46000 元 15 件碳纤维部件,价值 12000 元的碳纤维大尾翼全部免费送。
Xiaomi 15 Ultra 共有白色、黑色、经典黑银、松柏绿,四款配色可选,其中 12GB+256GB 售价 6499 元、 16GB+512GB 售价 6999 元、16GB+1TB 售价 7799 元;Xiaomi 15 Ultra 双卫星版 16GB+1TB 售价 7999 元。即日起在小米商城、小米之家、小米天猫官方旗舰店以及小米京东旗舰店等官方渠道开启预售,3 月 3 日早 10 点正式开售。

本次发布的众多「人车家全生态」新品已开始销售,其中米家中央空调 Pro 大 6 匹一拖六优惠到手价 29999 元,米家冰箱 Pro 双系统法式平嵌 508L 预售价 4499 元,米家洗烘套装 Pro 蓝氧洗 热泵烘首销价 6499 元,米家智能变频除湿机 30L 售价 1999 元, REDMI Book 16 Pro 2025 系列优惠到手价 6499 元起, REDMI Book 14 Pro 2025 系列优惠到手价 5699 元起,小米智能音箱 Pro 售价 299 元,小米 Buds 5 Pro 售价 1299 元,小米 Buds 5 Pro Wi-Fi 版售价 1499 元。
以上所有产品都可在优惠基础上享受至高 20% 的国家补贴。除此之外,小米还支持平板等 3C 品类和空调、冰箱、洗衣机等 12 类家电国补全品类产品,消费者可在小米之家、小米商城以及各电商平台旗舰店选购使用。此外,消费者买小米用国补的同时,还可以叠加享受小米推出的官方补贴和以旧换新等其他补贴活动。

小米 15 Ultra:全焦段 “夜景封神”,打造 6K+「巅峰影像科技旗舰」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 15 Ultra 的定位是巅峰影像科技旗舰,是小米数字系列最巅峰的产品,也是小米先进科技成果的集大成者。”

小米 15 Ultra 的设计传承百年经典, 灵感源于徕卡相机。今年是徕卡 I 型相机诞生 100 周年,小米 15 Ultra 在设计上,特别采用了相机感的拼色设计,来致敬这一伟大时刻。
影像方面, 1 英寸主摄与 2 亿像素超长焦堪称 “一皇一后”。“镜皇” 主摄搭载 1 英寸 “光喻 LYT-900” 传感器,配合 ƒ/1.63 大光圈,是小米史上进光量最大的主摄镜头。“镜后” 超长焦采用 1/1.4 英寸的主摄级传感器,搭配 ƒ/2.6 超大光圈,可实现高达 400mm 的无损变焦,等效 28 倍无损变焦范围,望远能力行业最强。

代号 “夜神” 的小米 15 Ultra,采用小米联手徕卡打造全新 “徕卡超纯光学系统”,升级 “端到端” 无损光学,画质纯净度与进光量再提升,全焦段夜景封神,解决手机夜拍 “顽疾”,令人叹为观止的光学影像实力让夜景也能拍出光学味。

“影像是这个时代人们最重要的语言”。小米和徕卡合作的初心就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拍照的乐趣,过去四年的小米徕卡影像大赛,共有 35 万用户投稿分享了超过 200 万个珍贵瞬间。随着小米 15 Ultra 的发布,2025 小米徕卡影像大赛正式开启,除了小米官网和 “小米影像” 公众号等投稿渠道,很快小米手机相册中也会增加一键上传参赛的功能。

科技方面,小米 15 Ultra 搭载最新一代骁龙 8 至尊版处理器并全新定制 “双路翼型环形冷泵”,重新定义科技影像旗舰的性能巅峰;2k 分辨率专业旗舰屏、6000mAh 超高电池容量创造影像旗舰机型天花板;搭载小米星辰通信系统,挑战全场景行业最强信号,不仅如此,全系支持天通卫星通信和通信距离可达 7km 的 “小米星辰无网通” 功能共同为用户在无信号区域提供安全保障。

此外,小米 15 Ultra 全面支持苹果生态互联,能够实现文件、照片、数据的跨生态传输,更是首次支持实况照片跨生态传输,可以在与苹果设备互传实况照片时,保留照片的动态效果。
卢伟冰表示,过去四五年我们已经站稳了 4000-6000 元价位段,未来五年最重要的目标是实现 6k+超高端市场的全面突破,从产品对标,到服务对标,更要全面兼容苹果生态。产品上,小米 15 Ultra 实现了从科技到影像的全面超越,未来将继续提供超越苹果的服务体验。

小米 SU7 Ultra:重新定义豪车标准,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豪车」
作为小米 SU7 系列旗舰车型,小米 SU7 Ultra 在产品开发之初就致力于重新定义豪车新标准。在产品体验上,以科技紧追特斯拉、性能比肩保时捷,豪华媲美奔驰、宝马、奥迪为目标。
小米 SU7 Ultra 搭载与小米 SU7 Ultra Prototype(原型车)相同的超级三电机系统和赛道版高功率电池包,最大马力达到 1548PS, 0-100km/h 加速最快仅需 1.98s(不含起步时间),最高时速 350km/h,是目前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

小米 SU7 Ultra 的设计围绕巅峰性能展开,加入空气动力学套件,最大下压力可达 285kg,媲美超跑级车型。全车满配共 21 处使用碳纤维,总面积达 5.5m²,不仅更富运动感还有效实现轻量化。全系标配 24k 金碳纤维车标,黑金搭配,低调奢华。

小米 SU7 Ultra 豪华体验媲美 BBA,是 100 万内最豪华的性能车。配备全新运动座椅,座椅主动侧翼支撑功能大幅升级,激烈驾驶时提供更好的身体支撑;方向盘材质升级为碳纤维,手握处包覆 Alcantara®️ 超细纤维面料,手不容易打滑;内饰用料进一步提升,全车广泛使用意大利 Alcantara®️ 超细纤维面料,总包覆面积超过 5m²,豪华感拉满,驾驶氛围更沉浸。
运动豪华和设计豪华之外,小米 SU7 Ultra 更大的亮点是科技豪华。小米 SU7 Ultra 标配 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陆续开启全量推送。小米智驾部门目前储备了 11.45 EFLOPS 高机能算力,过去一年积累了超过 1000 万 Clips 优质场景片段积累,算力和数据量均位居行业头部。为了让更多用户使用智驾没有后顾之忧,小米正在联合头部保险公司提供优质智驾保障服务,预计 4 月份发布。

此外,小米 SU7 Ultra 还为赛道用户开发了功能强大的专属赛道大师 App,用户跑圈视频可一键导出分享,还有小米澎湃 OS、底层打通的座舱互联体验、人车家全生态及小爱同学等,创造智能时代的新豪车体验。
对于小米汽车而言,安全高于一切。小米 SU7 Ultra 在主动安全方面再升级,打造最强安全体验。例如,新增 “误踩油门不加速” 功能,在有碰撞风险的情况下,加速踏板踩下无反应,系统会自动抑制车辆加速。同时,当与障碍物即将发生碰撞时还会联动 AEB 系统完成制动,更大程度避免或减轻碰撞事故风险。
雷军表示,这个时代是属于新能源的时代,更是国产品牌全面崛起的时代,小米 SU7 Ultra 将重新定义豪车新标准。
吹响未来五年高端化号角,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
2 月 5 日,小米集团召开了高端化战略研讨会,对过去五年的探索总结复盘,对未来五年高端化方向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小米的高端化战略,从探索到规划;从高端基本面到真高端再到超高端;从手机/汽车到全品类,未来到全生态;从中国到全球。高端化探索之路,展现的是小米硬核科技研发成果,最新人机交互探索,以及全球化的雄心。

作为小米高端化的年度作品,小米 15 Ultra 和小米 SU7 Ultra 代表着小米各自领域的最高水准和对顶级旗舰的全新思考。据了解,小米 SU7 Ultra 设定了年销售超 1 万台的目标,雷军表示团队信心十足,已有九成把握。
除此之外,随着过去几年小米在自研技术、核心部件突破、智能制造等方面的跨越式成长,小米开启了从手机/汽车到全品类高端化的征程,小米科技大家电也做好了向行业最高峰发起冲锋的准备。

例如,作为小米大家电高端化的首个重磅产品,米家中央空调 Pro 直接对标全球市场标杆品牌大金,除了性能上超越大金同档产品,解决中央空调冬季制热性差的痛点,在节能技术、智能体验、生态互联等能力也做到绝对领先。这意味着小米首次踏入高端硬装,软硬装全面引领新一代高端科技家电。

向全品类高端突破的同时,小米也在全球市场高歌猛进。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小米连续十八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即将在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展上,小米 15 Ultra 和小米 SU7 Ultra 将同时亮相,把最高端的产品带到全球高端品牌的发源地。
“高端化不是权宜之策,不是阶段性战术,而是小米实力、能力和价值观的考验和证明,是小米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的必由之路。”
一系列高端化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过去五年小米下定决心加大科技创新的战略决策,是 5 年投入 1050 亿用于底层核心技术研发的开花结果:例如,小米 SU7 Ultra 上所搭载的小米超级电机 V8S,就是由小米自研设计、自己生产,也是目前全球转速最高、性能最强的量产主驱电机。

雷军表示:时代大潮,浩浩荡荡,先进科技,滚滚而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开启,属于小米的新传奇正在展开。
在这个格局巨变的时代,以两个 Ultra 为代表的超高端产品的发布,将会是一系列深刻变革的开始。

Source: 小米五年高端化交作业:小米 15 Ultra、SU7 Ultra、米家中央空调 Pro 等重磅发布,向超高端进发

13
定格冰雪传奇:第九届亚冬会的项目突破、设备实战与极寒叙事

2025-02-26
      2 月 10 日,中国选手齐广璞在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中。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 “亚冬会”)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体育赛事,于 2025 年 2 月 7 日至 14 日在中国哈尔滨举办。本届赛事的举办背景与规模体现了亚洲冰雪运动发展的新高度,新华社对赛会的深度报道,则成为展现中国办赛能力的重要窗口。本届亚冬会以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 为口号,旨在推动亚洲冰雪运动普及化,特别是吸引东南亚、西亚等传统非冰雪强国参与,如柬埔寨、沙特阿拉伯首次派运动员参赛,标志着亚洲冰雪版图的拓展,哈尔滨在 580 天内完成筹备工作,体现了中国高效的组织能力。
作为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对亚冬会的报道呈现多维度、立体化特点。在筹备进程跟踪方面,自 2025 年 1 月起,新华社连续发布《第九届亚冬会各项筹备工作就绪》等稿件,强调筹备效率与保障细节,如主媒体中心 1 月 31 日启用时的实地探访报道。在内容形式创新方面,通过图表新闻《一图速览·“尔滨” 亚冬会主要比赛项目》直观解析赛程,结合音视频制作呈现场馆科技与人文亮点,增强传播可读性。在主题聚焦方面,突出 “双亚冬之城” 的历史对比与绿色科技赋能,如对亚布力滑雪场改造、智能穿戴设备的介绍,强化赛事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关联性。
2 月 3 日,第一棒火炬手、奥运冠军申雪在传递第九届亚冬会火炬。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极寒战场上的多维聚焦——亚冬会报道项目的突破与挑战
本次赛会我的第一个任务是拍摄亚冬会火炬传递,作为大型赛事火炬传递的跟拍摄影记者,每一次拍摄都是一次对历史瞬间的定格与人文精神的深度捕捉。火炬传递不仅是体育精神的象征,更是文化、情感与集体记忆的交织。在拍摄中,我深刻体会到 “瞬间即永恒” 的意义——火炬手与观众互动的真挚笑容、火炬与城市地标辉映的壮丽画面、传递途中跨越地理与文化的多元场景,都需要摄影者兼具敏锐的观察力和叙事意识。拍摄时需提前研究路线、熟悉火炬手背景,并预判可能的高光时刻,例如交接仪式、特色民俗表演或特殊人群参与环节。此外,团队协作至关重要,与亚冬会组委会、执委会及安保部门的实时沟通能确保不错过关键节点,而灵活调整机位和视角则能让作品兼具新闻价值与艺术感染力。
火炬传递拍摄面临多重考验。首先,拍摄环境不可控:传递路线长、时间紧凑,天气突变、人群遮挡、光线变化等问题频发;其次,动态捕捉难度大,火炬手移动速度快,需在短时间内完成构图、对焦和曝光调整,稍纵即逝的瞬间难以重拍。此外,设备负重与行动受限也是痛点,长焦镜头等器材在皮卡车中移动不便,而严格的安保措施常限制拍摄点位,导致角度单一。最后,如何在重复性场景中挖掘新意——例如不同城市传递仪式的同质化流程——同时平衡官方宣传需求与媒体创意表达,是对摄影记者专业素养的深层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我总结出了 “预判、技术、突破” 三位一体的应对策略。首先是预判层面,提前实地踩点,制订分路段拍摄计划,标记最佳位置与备选方案;与相关方保持沟通,获取火炬手交接时间、表演环节等关键信息。其次是技术层面,采用广角与长焦双机配置,应对多变场景,高速连拍与追焦功能确保动态画面清晰,随身携带轻便反光板或闪光灯解决逆光问题,调整 ISO 并利用环境光营造氛围。第三是创意突破层面,避开常规视角,尝试低角度仰拍突出火炬的崇高感,或捕捉围观群众的反应增强故事性;拍摄大场景,将火炬与城市地标、自然风光结合,凸显地域特色。此外,后期处理时通过色调调整与瞬间精选,强化视觉冲击力,让每一张照片成为承载时代精神的 “视觉火炬”。
2 月 10 日,哈萨克斯坦选手在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后相拥庆祝。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在竞赛报道中,我主要负责亚布力雪上赛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以及相关发布会与颁奖典礼的拍摄。对于上述比赛,需综合把握赛事的动态特性与技术要求,结合经验积累与器材准备,才能捕捉到兼具艺术性与新闻价值的画面。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完成空翻转体等高难度动作,从起跳到着陆仅数秒,且动作连贯性强。例如,徐梦桃在亚冬会决赛中以精准动作锁定金牌,其空中姿态与落地稳定性成为评分关键。这些瞬间要求摄影师对动作节奏有精准预判。
比赛采用单跳淘汰制,如决赛三轮中选手需逐轮晋级,每一跳都可能决定胜负。男子决赛中,杨雨衡因落地失误失去竞争力,而李心鹏、杨龙啸、齐广璞等名将则凭借稳定发挥包揽前三,摄影记者需关注关键轮次,捕捉选手成败的戏剧性瞬间。此外,比赛在露天雪场进行,低温、风雪及光线变化(如逆光)对拍摄造成干扰。在亚布力赛场的多日比赛中,记者需应对不同时段的自然光条件,并确保设备在严寒中正常运行。在拍摄要点方面,我一般选择高速连拍与长焦镜头,为捕捉空中动作细节,需使用高速连拍功能(每秒 20 张以上)与长焦镜头(400mm 以上)追踪运动员轨迹。
2 月 10 日,中国选手徐梦桃在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中。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此外,多机位布置。在起跳点、空中最高点及着陆区设置不同角度机位,例如徐梦桃夺冠时,三名新华社记者通过不同机位突出其空中姿态,而着陆区镜头则记录其稳定性。在关键动作捕捉方面,则聚焦起跳与空中阶段,定格运动员腾空瞬间的身体展开与旋转角度,如齐广璞在男子决赛中完成的四周翻腾动作。着陆瞬间则为整组照片的重要环节,成功或失败的判定多取决于落地稳定性,例如哈萨克斯坦选手多次因落地失误错失奖牌,这类画面极具叙事张力。此外,在情感与故事性表达方面深耕尤为重要。除技术动作外,还需捕捉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如徐梦桃完成动作后的振臂庆祝,杨雨衡摔倒后起身的坚韧瞬间,这些画面能增强报道的人文深度。
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要求运动员从近 50 米高的斜坡上下滑,通过起跳台跃向空中,完成空翻、转体、抓板等高难度动作。比赛注重动作的创造性和自由度,选手们常常会进行空中抓板、倒滑落地等表演,极具视觉冲击力,裁判根据动作难度、完成度、流畅性等要素综合打分。拍摄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不仅是对技术的考验,更是对摄影师反应能力的挑战。运动员的动作快速且难以预测,摄影记者需要时刻保持专注,通过不断拍摄和积累经验,才能捕捉到最具震撼力的画面。总结而言,对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与大跳台两项比赛的拍摄,需兼顾技术精度与艺术表达,通过预判、设备优化与故事化视角,才能将冰雪运动的力与美转化为永恒的视觉瞬间。
2 月 9 日,中国选手徐梦桃在发布会现场。当日,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女子个人空中技巧赛后新闻发布会在亚布力举行。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对于本次比赛赛后发布会和颁奖典礼的拍摄,我基本上会采用正面和侧面 45° 角度拍摄,避免人物面部被遮挡。全景拍摄则展现活动整体规模和主题,特写镜头则需捕捉人物表情和细节。在确保手持拍摄时画面清晰的前提下,设置相机对焦模式为伺服自动对焦配合高速连拍,以提高出片率。大型赛会的新闻发布会和颁奖典礼拍摄不仅是技术的体现,更是对摄影记者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考验。我们需要提前与组委会沟通,了解活动流程和重点,确保不错过重要瞬间。在拍摄过程中,灵活调整拍摄角度和构图,避免画面单调。同时,合理利用现场光线,避免闪光灯的使用,以免干扰采访活动,更好地捕捉到具有新闻价值和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为赛会留下珍贵的影像记录。
2 月 9 日,中国选手徐梦桃在颁奖典礼现场。当日,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女子个人空中技巧赛后颁奖典礼在亚布力举行。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冰雪光影的 “硬核” 武器——我的低温设备实战清单
本次亚冬会,我所使用的设备主要为索尼新一代全画幅微单旗舰 α1 II、α9 Ⅲ 两台机身,以及索尼 FE 24-70mm F2.8 GM II、FE 70-200mm F2.8 GM OSS II 与 FE 300mm F2.8 GM OSS 三支镜头与一支索尼 1.4 倍增距镜。索尼 α1 II 作为我的主力机身,在专业冬季运动体育摄影领域展现了多项技术优势,尤其在抗低温环境适应性、高速拍摄性能及智能化功能方面表现突出。
2 月 6 日,中国选手韩雨在第九届亚冬会冰壶混双循环赛 B 组第 6 轮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索尼 α1 II 的机身采用防尘防潮设计,关键部位配备密封橡胶圈,有效抵御雪地、低温潮湿环境下的灰尘和水汽侵入,确保设备在极端天气下的稳定工作。新的 VG-C5 手柄能够安装两枚电池,延长了续航时间,即便在寒冷条件下也能保持较长的拍摄时长。此外,机身散热系统优化减少了因低温导致的电池效率下降问题。这台机身搭配 5010 万像素 CMOS 传感器,支持 AF/AE 追踪,30 张/秒无黑屏连拍可精准捕捉滑雪、滑冰等高速运动瞬间,特别是预拍摄功能,能够有效记录按下快门前 1 秒的画面,避免错过突发动作。
2 月 12 日,中国选手韩林杉在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最终他以 162.75 分夺得亚军。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在 AI 智能对焦与主体识别方面给与摄影记者较大帮助,这台 α1 II 的 AI 芯片与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实时识别人体姿态,其中包括被遮挡或背对相机的运动员主体,覆盖 92% 取景范围的 759 个相位检测点确保对焦精准度。出色的防抖性能,特别是 8.5 级静态防抖,即使在手持拍摄或低光环境下也能减少画面抖动,提升成片率。动态防抖增强模式则实现了视频拍摄时通过机身与镜头协同防抖,适应滑雪跟拍等动态场景。在高感光与画质表现方面,扩展 ISO 至 50,000,结合 BIONZ XR 处理器优化降噪,在弱光雪场或室内冰场中仍能呈现低噪点的高画质图像。
2 月 10 日,中国选手齐广璞(右)在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中。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在极寒环境下,相机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面临严峻挑战,或出现电池续航缩短、屏幕冻屏、操作响应变慢等问题。在我国东北零下 30℃ 左右的环境中,部分相机可能出现冻屏现象,需要通过暖宝宝等辅助手段恢复温度后才能继续使用。然而,本次采访中,索尼 α1 II 和 α9 Ⅲ 两台相机在低温环境中仍能正常工作,显示出索尼在高端设备上的技术优势。此外,相机整机密闭性的提升,减少了低温和冰雪对内部元件的影响。
2 月 10 日,中国选手齐广璞在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中。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另外,在极寒环境下拍摄时,不仅要依赖设备的抗寒性能,还需通过合理的防护措施和操作策略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例如在极端天气下,摄影记者需要穿戴多层保暖衣物,并定期活动身体以保持温暖,同时避免相机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将相机和电池放在贴近身体的地方,如内衣口袋中,用体温保暖。使用防水和防尘的相机包也很重要,以保护设备免受风雪侵袭。此外,我们还通过提前测试设备、携带备用电池和防护装备,以及合理安排拍摄时间,来应对极端低温环境。在极端天气前后,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所有部件正常工作。
2 月 10 日,哈萨克斯坦选手在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后相拥庆祝。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在电池防寒、调整极端天气下的设备调校策略的同时,索尼相机凭借高速连拍、AI 智能对焦、顶级防抖及抗低温设计,成为冬季运动摄影的理想工具。对比同类产品,其在技术集成度和专业场景适配性上更具优势,尤其适合需要高精度捕捉动态瞬间的体育摄影师,其性能与可靠性在极端环境中体现出的价值,使其成为我拍摄本次赛事项目的优先选择。
破冰而行的镜头叙事——亚冬会报道的极寒美学与行业启示
从技术革新到情感共鸣,摄影记者在冬奥会、亚冬会、大冬会等大型国际冰雪赛事中不断积累拍摄经验,拓宽赛事故事挖掘及职业素养提升路径。在技术革新与设备应用方面,担负亚冬会等大型冬季体育赛事报道任务时,摄影记者广泛使用先进的摄影设备,其具备高连拍速度、全域追踪对焦、轻便的重量等优势,能够更好地捕捉运动员的精彩瞬间。一些记者还会携带具有防水、防尘、防摔功能的存储设备,以应对冰雪环境中的数据存储需求。此外,利用相机的以太网接入功能,实现即拍即传,提高工作效率。
2 月 12 日,中国、日本与韩国选手在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男子与女子大跳台决赛后合影。中国选手刘梦婷、韩林杉与杨如意包揽女子大跳台决赛前三名。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在拍摄技巧与策略方面,注重赛前准备与规划。在赛事开始前,新华社摄影团队会进行详细的拍摄计划,包括选定拍摄地点、确定最佳拍摄角度和光线等。尤其是捕捉关键瞬间,关注运动员的情绪爆发瞬间,如夺冠后的欢呼、失误后的失落等,这些瞬间往往比单纯的动作照片更具感染力。此外,我们要全神贯注地关注运动员的动作,尤其是雪上项目中运动员的腾空与翻转动作。结合环境元素开展工作,在拍摄雪上项目时,将比赛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天气情况等元素结合起来,追求一种 “天人合一” 的效果。摄影记者还需要与体育竞赛方、主转播商等其他领域进行充分沟通,确保在同一空间中的多个领域并行顺畅,互不影响。
2 月 10 日,中国选手徐梦桃在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后。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第二,注重赛事故事挖掘、寻找赛场内外的温暖瞬间。通过镜头捕捉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喜怒哀乐,如胜利的喜悦、失败的沮丧、队友之间的鼓励与支持等,这些情感瞬间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了解运动员的背景、经历和梦想,挖掘运动员背后的故事,展现他们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从而讲述更生动、感人的故事。除了比赛本身,赛场外的温暖瞬间也值得关注,如观众的热情支持、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文化交流活动等,这些内容能够丰富报道的内涵。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故事线索,能够通过独特的视角挖掘到感人故事。
第三、提升职业素养路径、不断学习新技术。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记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拍摄技巧、设备操作方法以及后期处理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积累实践经验,通过参与更多的大型赛事和活动,积累丰富的拍摄经验,提高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增强新闻敏感性,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快速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拍摄点,及时捕捉到最具新闻价值的瞬间。
2 月 12 日,日本选手笠村雷在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最终他以 183.50 分夺冠。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积极关切社会热点、文化背景和人性情感,增强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和包容,从而更好地挖掘和讲述赛事故事。特别要注意的是,记者需要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尊重事实,真实、客观地报道比赛情况,避免虚假报道和误导性信息。在拍摄时,不影响运动员的比赛和观众的观赛体验,遵守赛场规定和秩序,展现摄影记者的专业韧性。
王松新华社记者

Source: 定格冰雪传奇:第九届亚冬会的项目突破、设备实战与极寒叙事

14
三星 Galaxy S25 系列中国发布 |多模赋能开启 Galaxy AI 新时代

2025-02-11
      2025 年 2 月 11 日,三星电子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新一代高端旗舰智能手机 Galaxy S25 系列,包含三星 Galaxy S25 Ultra、三星 Galaxy S25+和三星 Galaxy S25 三款机型,以升级的 Galaxy AI ,让 Galaxy 智能手机成为贴心的 AI 伙伴。不仅如此,三星 Galaxy S25 系列还在移动影像和硬件性能等多个维度实现升级,为 Galaxy 智能手机树立了新的标杆。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 李大成
“三星 Galaxy S25 系列带来个性化的 AI 体验,能够化身为用户的知心朋友。同时,三星始终高度重视隐私安全,确保用户在享受个性化 AI 体验时更加安心。”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李大成表示,“三星一直与中国头部合作伙伴携手,打造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 AI 生态,在开辟创新的交互方式与使用体验的同时,令 Galaxy AI 迎来了新的突破,将人们对 AI 的构想变为现实”。
作为三星推动 Galaxy AI 发展的前沿创新成果,三星 Galaxy S25 系列通过 AI 技术让智能手机从信息时代的智能中枢,升级为高效管理生活、辅助创作、优化沟通的重要伙伴。无论是影像创作、智能交互,还是信息整合、隐私安全,三星 Galaxy S25 系列都以创新的 AI 能力和强大的硬件性能,为用户带来更便捷、更个性化的智能体验。
多模态感知,打造贴心的 AI 伙伴
三星 Galaxy S25 系列搭载升级的 Galaxy AI,配合更强大的 AI 处理能力和全新的 Samsung One UI 7,带来更加自然、直观的交互体验。
用户可以直接将图片或文档拖入 Bixby 的对话框中,Bixby 将通过视觉语言大模型进行图片理解,通过语言大模型执行文档解析,同时结合 Bixby 自带的上下文理解能力进行多轮对话,可以方便地完成图片描述、问答、文案生成,以及文档总结等操作。多模态感知能力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大模型的优势,让 Bixby 更智能更实用。
Bixby 跨应用执行
为了强化三星 Galaxy S25 系列上 AI 平台的体验,Bixby 提供了新的跨应用执行能力。通过语言大模型理解用户的复杂意图和模糊意图,打通 30 多个本地应用和 10 多个高频的第三方应用,并可以结合用户的个人数据,做到一语洞穿多意图,轻松跨越多应用。例如,用户可以向 Bixby 发出 “导航去今晚聚会的餐厅” 这样的指令,Bixby 将找到日历中 “今晚聚会” 的地点信息,并直接将对应信息传输到导航 APP,快速实现路径规划和地图导航。
此外,Bixby 中的语聊视界对话模式,能够在视频通话时感知用户的语气和面部表情,从而提供更贴合情绪的智能回应,使人机交互更加自然流畅,让手机也能具备陪伴属性,成为用户的智能伙伴。
为了更好地协助用户高效管理日常事务,掌控生活节奏,三星 Galaxy S25 系列引入了新的即时简报 功能,可以整合健康监测、日程提醒、新闻推送等个性化信息,并通过锁屏界面的实时窗进行动态推送。例如,当用户即将出行时,Galaxy AI 会自动结合天气、交通状况和日程安排,提醒最佳出发时间,确保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即时简报
备受好评的即圈即搜 功能也迎来了升级,用户可以在拍照、截屏等任意界面,通过长按主屏幕按钮、导航触钮唤醒功能,Galaxy AI 会智能分析圈选的内容,并预测用户的下一步操作,给出操作选项。此外,全新的通话助手支持转录功能 ,可以在用户进行通话时,自动记录内容,让用户更加便捷地获取关键信息。
对于备受用户关注的数据安全方面,三星 Galaxy S25 系列通过创新的智能密码管家功能,确保用户的账户名/密码得到严格加密,登录对应的应用程序或网站时,在经过生物识别之后可自动填充账户名/密码并登录,无需再记忆复杂的密码,也避免了手输密码导致的泄露风险。此外,三星 Galaxy S25 系列还内建了专用安全处理器和数据存储芯片,通过 Knox Vault 为用户的个人数据提供加密保护,给用户带来安心的使用体验。
高像素超视觉影像,捕捉灵感瞬间
AI 技术的革新为移动影像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显著加速了硬件性能与软件算法双重优化的进程。此次,三星 Galaxy S25 系列带来了高规格的摄像头模组和增强的 AI 超视觉引擎。同时,得益于将降噪算法集成至芯片当中,三星 Galaxy S25 系列在暗光、视频拍摄等场景的成像效果实现了针对性提升,让用户可以通过 Galaxy 手机获得更专业、更自由的拍摄体验。
三星 Galaxy S25 Ultra 配备 2 亿像素主摄、5000 万像素 5 倍长焦镜头和全新升级的 5000 万像素超广角镜头 ,为用户提供从微距到长焦的高像素拍摄体验,无论是近距离特写花朵的细节,还是远距离拍摄舞台上精彩的演出,都能清晰还原动人的画面。结合增强的 AI 超视觉引擎 ,更能够精准识别拍摄主体,优化光线、色彩与细节,使照片更加生动自然,即便在暗光环境下,也可智能调整曝光和降噪,让夜拍画面更具层次感。
暗光拍摄体验
不仅如此,三星 Galaxy S25 系列还带来更多由 AI 赋能的影像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影像创作的自由度。Expert RAW 应用当中新增的虚拟光圈功能,让用户在拍照时只需轻点几下,成像效果就能从人像艺术照的虚化背景,转换为风景清晰的全焦场景。个性化滤镜功能则让用户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照片中提取色彩风格,创建专属滤镜,增强影像创作的个性化体验。
在视频录制方面,三星 Galaxy S25 系列支持 10-bit HDR 视频录制,能够呈现更加丰富的色彩与对比度,提供更真实的视觉表现力。同时,Log 格式 录制让摄影师能够以更专业的方式进行后期调色,确保每一帧画面都能精准还原创作者的意图。
为了解决视频拍摄中的噪音问题,三星 Galaxy S25 系列还推出了音频橡皮擦 功能。通过智能分析视频中的声音,音频橡皮擦功能可以消除视频中的背景噪音,让人物声音更加清晰,十分适用于 Vlog 拍摄、会议记录以及户外采访等场景,帮助用户获得更优质的音视频内容。
此外,三星 Galaxy S25 系列还带来了升级的绘图助手 功能。其中涂鸦生图能够根据用户的涂鸦与简单指令创作图片;图片风格转换则能通过文本指令将照片进一步创作,并选择水彩、插画等不同的风格;用户还可以仅通过文字描述生图功能,释放内心的艺术灵感,更自由地进行创作。
强劲性能、经典设计,打造旗舰新形象
在性能方面,三星 Galaxy S25 系列全系搭载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for Galaxy)。通过与高通深度合作,这款 3nm 制程的移动平台凭借强大的 NPU,使得 AI 功能可以直接在设备上运行,提升了 AI 体验的流畅度与安全性。同时,CPU 和 GPU 的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应用执行速度更快,图形渲染更加流畅,尤其在游戏体验上表现尤为突出。通过升级的光线追踪技术和 Vulkan 技术,游戏画面更加逼真,同时降低了 CPU 和 GPU 的负载,确保游戏中的画面稳定。
为了更好地支撑强劲的性能,三星 Galaxy S25 系列搭载了全新的散热架构。均热板面积较上一代产品提升至多 40% ,并且采用了定制版高效导热材料,使得热控制技术达到新高度。通过这样的优化,三星 Galaxy S25 系列不仅在性能释放上更加稳定,同时提升了整机的用电效率,让用户能够更长时间体验 AI 功能与高效性能,而不必频繁充电。
三星还与中国电信共同打造了天通卫星通信服务,让用户在偏远地区或无网络覆盖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卫星与外界保持联系,更多一重 “安全” 保障。三星 Galaxy S25 Ultra 搭载的卫星芯片具备高集成度和低功耗优势,并通过更先进的搜星算法实现快速搜星。用户只需开启三星 Galaxy S25 Ultra 的天通卫星通信服务,按照提示调整手机的角度,即可快速连接卫星,轻松发起卫星通话或短信,确保在困难环境中依然能与外界进行沟通。
三星 Galaxy S25 系列
三星 Galaxy S25 系列的设计理念延续了简约与和谐的风格,兼具精致感与耐用性。三星 Galaxy S25 Ultra 配备钛金属材质的边框 ,提升了整机的质感,同时使得手机更为轻薄且耐用。其独特的圆角设计与精致的外观赋予了手机更高的辨识度,并带来了舒适的手感。全新的 Corning® Gorilla® Armor 2 屏幕盖板材质在提升屏幕耐用性的同时减少反射,带来更加沉浸的视觉体验。此外,三星 Galaxy S25 系列全系支持 IP68 级防尘防水 ,使得手机在日常使用中更加可靠。
发售信息:
本次发布的三星 Galaxy S25 Ultra 提供钛银蓝、钛影黑、钛辉银和钛雾灰四种配色,以及钛墨黑、钛翡绿、钛柔金三种三星商城专属配色 ,建议零售价 9,699 元起,至高提供 16GB+1TB 存储规格;三星 Galaxy S25|S25+提供远海蓝、暮河银、冷川蓝和清霜绿四种配色,以及幽蓝黑、暖珊红、柔粉金三种三星商城专属配色 ,其中三星 Galaxy S25+建议零售价 6,999 元起,三星 Galaxy S25 建议零售价 5,999 元起,两款机型均提供 12GB+256GB 和 12GB+512GB 两种存储规格。
2 月 11 日 17:00,三星 Galaxy S25 系列将在三星商城、三星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天猫三星官方旗舰店、三星手机苏宁自营旗舰店、抖音三星官网旗舰店等线上渠道以及线下授权三星门店正式开启预约,2 月 14 日 全渠道正式开售。成功预约并选购三星 Galaxy S25 系列的消费者可有机会享受免息分期、以旧换新补贴等多重惊喜福利。

Source: 三星 Galaxy S25 系列中国发布 |多模赋能开启 Galaxy AI 新时代

15
冰雪赛场上的精准捕捉:索尼 α1 II 拍摄亚冬会体验

2025-02-20
      亚冬会的冰雪赛场充满了挑战与激情。运动员们在严寒中拼搏竞技,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冰球等项目都在考验着他们的极限。对于摄影师来说,如何精准捕捉这些瞬间,既是对摄影师技术和体能的挑战,也是对拍摄器材的考验。
2 月 8 日,黑龙江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 2000 米接力决赛。韩国夺得该项目金牌。李隽辉 摄
冰雪运动首先要面对严酷的寒冷环境,其次大部分冰雪运动的速度都是很快的,所以拍摄冰雪运动器材的性能尤为重要。精准的对焦、高速的连拍、高质量的画质,所有这些都要求相机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保持稳定表现。
2 月 10 日,亚布力,中国选手刘昊宇在亚冬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李隽辉 摄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这届亚冬会我带上了两台索尼 α1 II 机身,在冰雪赛场上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精彩瞬间。我的主力镜头是 FE 50mm F1.2 GM、FE 70-200mm F2.8 GM OSS II、FE 300mm F2.8 GM OSS,备用镜头则是 FE 400mm F2.8 GM OSS。FE 300mm F2.8 GM OSS 镜头与 1.4 倍增距镜搭配使用,可以弥补焦段长度的不足,极限情况下还可以使用机身 1.5 倍裁切,在基本不损失画质(使用增距镜)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大约 2500 万像素下等效 630mm 焦距的拍摄状态。
2 月 13 日,黑龙江哈尔滨,亚冬会男子冰球半决赛中,中国队守门员陈世枫在门前作出扑救。李隽辉 摄
索尼微单加长焦镜头组合为我提供了很强的拍摄性能与便捷性,在应对高速运动与极端环境下的表现时,相机的各项优势让我能够游刃有余。
轻量化设计带来的便捷优势
在拍摄一些雪上项目时,我们需要背负着沉重的器材长距离移动寻找合适的拍摄位置,室外我们还穿着厚厚的保暖服装。得益于索尼 α1 II 与 FE 300mm F2.8 GM OSS 镜头的轻量化设计,整个拍摄过程中的移动更加轻松。在室内场馆手持拍摄时,FE 300mm F2.8 GM OSS 镜头的轻巧极大提高了我的机动性,拍摄时不仅能够迅速调整机位,还能轻松应对长时间的拍摄过程。
2 月 8 日,黑龙江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 2000 米接力决赛,中国选手范可新在比赛中。在比赛后半段,处于领先位置的中国队选手林孝埈摔出赛道,中国队憾失亚冬会首金,最终获得第四名。李隽辉 摄
严寒中的稳定表现
冰雪赛场不仅对摄影师的体能是一大考验,也同样考验着器材的抗冻性与电池续航能力。严寒的天气常常让设备的电池电量迅速下降,而机械组件也需要具备防冻性能,才能保证长时间的稳定拍摄。
2 月 10 日上午,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第九届亚冬会越野滑雪男子 10 公里(自由技术)项目,中国选手王强在比赛中。最终,中国选手宝林、王强、李明林和陈德根分获第四、第五、第七和第九名。冠亚军被日本选手包揽,季军由哈萨克斯坦选手获得。李隽辉 摄
索尼 α1 II 的表现让我非常满意。即便在室外的超低温环境下,相机依旧能保持顺畅的操作,电池续航也远超预期。相比以往使用的其他设备,α1 II 的轻便和耐寒性能让我能够更加专注于拍摄本身,而不必为器材的性能而分心。无论是室外赛场的快速移动,还是长时间的静态拍摄,都能顺利应对。
高速追焦与连拍能力
大部分冰雪运动的核心是速度,而高速运动的拍摄要求相机具备强大的连拍与追焦能力。无论是短道速滑时运动员的迅猛转弯,还是自由式滑雪的空中技巧,动作的瞬息万变都要求摄影师能够快速完成对焦。
2 月 8 日,黑龙江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 2000 米接力决赛,中国队选手林孝埈(左)在比赛中摔倒。李隽辉 摄
索尼 α1 II 配备了基于 AI 芯片的自动对焦算法,能够每秒进行 120 次对焦的计算。这使得相机在高速追焦时能精准锁定运动员的动态,并快速调整焦点。在短道速滑的弯道处,运动员的转向几乎是瞬间发生的,传统相机可能会因为计算延迟导致跟焦滞后,但 α1 II 通过高频率对焦计算,能迅速响应运动员的移动轨迹,让我准确地捕捉到精彩瞬间。
2 月 11 日,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日本选手笠村雷在比赛中。他获得了该项目的冠军。李隽辉 摄
预拍摄功能与画质
对于捕捉高速运动瞬间,预拍摄功能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优势。α1 II 的预拍摄功能可以在按下快门前 1 秒钟就开始记录画面,结合每秒 30 张的 RAW 格式高速连拍,不会错过那些关键时刻。这对于拍摄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等极限运动,尤其是动作转瞬即逝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 月 10 日,中国选手熊诗芮在决赛中。当日,在亚布力举行的第九届亚冬会单板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熊诗芮夺冠,张小楠获得亚军。李隽辉 摄
在画质方面,α1 II 的 RAW 文件提供了 14bit 色深,这意味着在后期制作时有更多的调整空间,尤其是在细节恢复和色彩表现方面。这对于体育赛事摄影尤为重要,因为不同的光照条件和场景转换可能会对画质产生很大的影响。14bit 的 RAW 格式让我在后期调整时能够更加细腻地处理图像,确保最终的作品具有更高的质量。
操控与易用
长时间的拍摄需要摄影师与相机之间有更好的互动,而索尼 α1 II 的机身设计和握持感使得长时间手持拍摄变得更加舒适。在巴黎奥运会上,我使用的是 α9 III 微单相机,α1 II 的操作布局与 α9 III 基本一致,使得我能够快速适应新的机身,操作起来非常顺手。
2 月 9 日,黑龙江哈尔滨亚布力,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女子个人空中技巧决赛中,中国选手徐梦桃的第一跳。本场比赛,徐梦桃和 3 名 05 后中国小将主场迎战来自日本和哈萨克斯坦的选手,最终,34 岁的老将徐梦桃发挥出色,摘得冠军。本届赛事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出生于 2008 年的小将陈雪铮获得银牌。李隽辉 摄
有一个小小的配件推荐,尤其适合在寒冷环境中使用——索尼 α1 II 搭配的加深眼罩。这个眼罩可以增加脸部与相机后背的距离,有效避免哈气在目镜上产生水雾,尤其是在冬天的低温下,它的效果尤为明显,提高了拍摄的舒适性和效率。
2 月 9 日,黑龙江哈尔滨亚布力,第九届亚冬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决赛,哈萨克斯坦选手乌兰巴克尔·乌穆尔扎科夫在比赛中。李隽辉 摄
另外,经过软件更新后,α1 II 还增加了 “中断续传” 功能。当拍摄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需要中断正在传输的照片时,我可以选择暂停传输,继续拍摄,拍摄完成后再传输。这一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我能够及时捕捉每个精彩瞬间,而不必担心传输过程中断而错失良机。

索尼 α1 II 无疑是这次亚冬会拍摄中的得力助手。从高速运动的精准追焦,到在严寒环境中的稳定表现,再到便捷的无线传输功能,它都展现了顶级摄影器材应有的实力。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上的较量,更是一场与时间、与动感、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李隽辉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

Source: 冰雪赛场上的精准捕捉:索尼 α1 II 拍摄亚冬会体验

Pages: 1 2 3 ... 29

-

Discussion Forum / 论坛 / منتدى للنقاش/ Diễn đàn thảo luận/

-
Disclaimer : The purpose of this website is to be a place for learning and discussion. The website and each tutorial topics do not encourage anyone to participate in trading or investment of any kind. Any information shown in any part of this website do not promise any movement, gains, or profit for any trader or non-trader.

By viewing any material or using the information within this site, you agree that it is general educational material whether it is about learning trading online or not and you will not hold anybody responsible for loss or damages resulting from the content provided here. It doesn't matter if this website contain a materials related to any trading. Investing in financial product is subject to market risk. Financial products, such as stock, forex, commodity, and cryptocurrency, are known to be very speculative and any investment or something related in them should done carefully, desirably with a good personal risk management.

Prices movement in the past and past performance of certain traders are by no means an assurance of future performance or any stock, forex, commodity, or cryptocurrency market movement. This website is for informative and discussion purpose in this website only. Whether newbie in trading, part-time traders, or full time traders. No one here can makes no warranties or guarantees in respect of the content, whether it is about the trading or not. Discussion content reflects the views of individual people only. The website bears no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uracy of forum member’s comments whether about learning forex online or not and will bear no responsibility or legal liability for discussion postings.

Any tutorial, opinions and comments presented on this website do not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n who should buy, sell or hold particular investments, stock, forex currency pairs, commodity, or any products or courses. Everyone should conduct their own independent research before making any decision.

The publications herein 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or particular needs of any particular person. You should obtain individual trading advice based on your own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before making an investment decision on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about trading and other matter on this website.

As a user, you should agree, through acceptance of these terms and conditions, that you should not use this forum to post any content which is abusive, vulgar, hateful, and harassing to any traders and non-traders.